登录  注册   鹰潭久久倾力打造最好的鹰潭房产网、鹰潭人才网、鹰潭招聘网!

月湖区:"共建和谐新鹰潭"活动巡礼

发布时间:2007-07-09 16:53:10   作者:鹰潭久久信息  来源:鹰潭日报  浏览:   【】【】【
    

 特约通讯 员祝文平


    美丽的东湖湖畔、绿树成荫的交通路精品街、敞开式的鹰潭公园,将鹰潭这座年青的城市装饰得多姿多彩,充盈朝气,鹰潭正以一步步走向成熟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六月虽说是个多雨且灼热的季节,但漫步城市街头,处处鸟语花香,生机盎然。居民们或在休闲广场内翩翩起舞,怡然自乐,或在超级市场自由选购,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那么和谐。感受着这迎面扑来的和谐新风,大家都会自豪地说,这是城区开展“爱护家园、保护环境、共建和谐新鹰潭”主题实践活动所取得的成效。


    主题实践活动开展大张旗鼓。近年来,一直开展的“告别陋习、树立新风”活动,提升了城市品味,加大了对外开放步伐,使得一批知名企业纷至沓来。特别是外地市民龚九印老人自活动开展以来,几年如一日义务打捞东湖垃圾,不图名利,默默奉献,从未间断过,他的这种义举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他先后被评为江西省“环保先进个人”,并被授予鹰潭市“荣誉市民”。为了把龚老爱护家园、保护环境、服务社会的精神转化为城区居民共建和谐社会的动力,市区两级联合开展了“爱护家园、保护环境、共建和谐新鹰潭”主题实践活动。


    月湖区作为中心城区,首当其冲成了活动的先行者。对此,该区制定了活动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并紧紧围绕共建和谐新月湖,结合学习龚九印同志先进事迹,在机关干部中,围绕“带头遵守规章、维护城市形象”这一议题展开议论,着重解决机关干部维护城市形象的责任感不强、自觉性不高的问题。在具有城区管理职能单位中的区环卫处、环卫监察大队、创建办、爱卫办,围绕“积极执行职责,加大城区卫生管理,加大卫生整治力度”这一议题开展大议论,着力解决一些单位遇事推诿扯皮,执行职责不到位的问题。为将活动化为动力,一时间,城区各大小厂矿、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纷纷聘请龚九印作先进事迹报告,学习他的先进事迹已成为社区居民、学校学生、机关干部的一种自觉性行为。对照龚九印先进事迹查找差距的大议论已成了城区居民茶余饭后的热点、焦点。议论活动中,大家都说:“龚老作为一个外地人,只是暂住在鹰潭,都能为维护市容环境发挥余热。难道我们自己就一点主人翁精神都没有吗?就不能为自己居住的环境做些什么吗?”一名老干部还自费邀请龚老到他家去作客,还有的说愿意出龚老在东湖打捞垃圾的工资,这一句句发自居民内心的肺腑之言,足以印证居民对龚老义举的认可。与此同时,区直有关单位、部门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前不久,由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局、区工会联合开展的“爱护家园、保护环境、共建和谐新鹰潭,干部职工在行动‘东湖之夜’大型文艺汇演”更是将主题实践活动推向了高潮,当晚参与市民达3000多人。另据龚九印介绍,近期以来,他除了按时去东湖打捞垃圾外,已深入社区、学校作先进事迹巡回报告40多场次。


    市民素质全面提高,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市民素质和文明风尚,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具体表现,也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改变城市面貌,光靠加强城市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增强市民现代文明城市的意识。“爱护家园、保护环境、共建和谐新鹰潭”主题实践活动,就是要引导市民参与到活动中来,以活动改变居住环境,增强主人翁意识,提高自身文明素质。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花引来百花开。在龚九印事迹的感召下,一大批市民加入到爱护家园、保护环境当中来。张自远就是其中的典型。在一次晨练中,他看到龚老正在躬身打捞东湖垃圾,闲聊中他得知龚老只是暂住在女儿家,发现东湖垃圾一直无人打捞,就承担起打捞东湖垃圾义务。了解此事后,张自远几天睡不着,总觉得有什么事没做掉,思来想去,他决定也加入到打捞东湖垃圾的行列中。于是第二天一大早,张自远也出现在东湖边上,和龚老一道打捞垃圾。三角线社区的老党员王溪水也义务承担起社区卫生保洁任务,杏南社区居民韩英和徐庆龙将卫生死角清理后,自己出钱搞绿化,还有新广场社区的龚小梅、吴秋凤......城区处处新风荡漾,“鹰潭是我家,环境卫生靠大家”已成了广大市民的自觉行为和心声。


    有人说,未来区域间的竞争是城市间的竞争,而城市最具有竞争力的就是环境卫生。为此,该区对环境卫生建立了长效机制,延长了环卫作业时间,做到全天候保洁,并加大了投入,先后投资500多万元购买了扫地车,投资200多万元将城区的果壳箱全部进行了更换,并花大力气建造了城市垃圾填埋场,解决了市区多年来无垃圾填埋场的历史。与此同时,该区还加大了小街小巷的整治力度,今年又从新增财力中拿出近百万元对市区20多条小街小巷进行重新硬化,目前工程进展顺利。与之相配套的社区建设也进一步完善,全区36个社区全部解决了办公用房,谈心室、老年人活动室、社区劳动服务站等“五站一室”应有尽有。


    政通人和,万象更新。好环境带来好心情,好心情促进大发展。1—5月份,全区财政收入达7455.1万元,同比增长166.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5457.5万元,同比增长201.2%,提前完成了上半年的财政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