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经济社会 造福一方百姓
童振兴 记者 林卫东
经济要发展,水利是命脉。今年以来,市水利局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按照年初确定的“确保一个安全、突出三个建设重点、强化五个抓手”的工作思路和目标,以开展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团结奋战、积极进取,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鼓风扬帆,为实现超常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水利支撑。
领导重视 氛围浓厚
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对水利工作高度重视,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市委书记杨宪萍、市长董仚生等主要领导多次深入水库圩堤,检察指导防汛和水利工作。5月4日,市委书记杨宪萍在检察余江五湖水库、洪湖水库和九峰水库的防汛工作时要求,我市各地、各部门要时刻绷紧防汛这根弦,始终维持防大汛意识,做到防患于未然,进一步落实责任制,加强督促检察,及时处置隐患,千方百计确保安全度汛。6月2日,市长董仚生深入中潢圩堤、城市防洪、黄庄水库、界牌枢纽工程、硬石岭水库、塘湾水库等重点工程现场强调,现在已进入防汛要害时期,各地要严阵以待,严肃纪律,全面落实队伍、物资等度汛措施,真正做好迎战大洪水的准备,要科学调度,切实做到防汛抗旱两不误。分管农村水利工作的市委常委、纪委书记潘赞海,副市长戴春英经常深入工程一线,走遍我市重点水利工程,协调解决水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各县(市、区)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也经常到工程现场检察指导防汛工作。市直防汛责任单位对防汛工作高度重视,到各责任堤段协调解决问题。
5月29日召开的市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市委、市政府领导在讲话中着重强调了水利工作,明确要求各地要把水利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全力做好当前防汛工作,加快水利建设步伐,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我市上下营造了浓厚的全力支持水利建设的氛围,牢固树立了防大汛、抗大洪、救大灾的思想,水利工作在社会各方面的推动下显现稳健发展的良好势头。
立项争资 再创新高
5月28日,是我市水利建设史上又一个值得铭记的重要日子。在省市有关部门共同努力下,在市、县水利部门细心运作下,余江白塔渠灌区水利血防东片区项目顺利经过了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专家组的审察,确认总投资达5500万元。
余江白塔渠对消灭血吸虫病、发展农业生产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灌区西片已累计争取国家投资2700万元,目前该项目正在实施中。灌区东片进行整治后,可浇灌农田10.96万亩,受益人口14万,为确保项目区内灌排水畅通,彻底消除钉螺孳生环境,恢复和提高灌区的浇灌效益,维护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提升群众生活水平,提供了必要保证。
这是我市水利工作坚持“以项目争资金、以项目促发展”思路结出的丰硕成果。今年以来,我市水利建设以项目为抓手,加大资金争取力度,争资立项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市水利局组织人员日以继夜,重点编制完成了第三期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江西五河重点治理应急项目和白塔渠灌区水利血防(东片区)等项目计划,并加强与水利部、水利厅勾通协调,取得了良好成效。目前,城市防洪、中潢圩堤已被列入江西省“五河”重点治理应急项目,第三期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计划已上报省水利厅审察,并对16座小(一)型和173座小(二)型水库进行安全评估。
今年1—5月,共争取中央、省水利建设资金2661万元,其中余江白塔渠(西片区)1200万元,黄庄、枫林湾、太平畈三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资金1461万元,为历年同期最多。
常备不懈 未雨绸缪
据气象水文部门预测,今年我市前5个月降水明显偏少,后期很有可能发生集中降雨,防汛压力大。与此同时,5月底我市各类水工程总蓄水1.79亿方,比去年同期少蓄37.9%,中型及重要小(一)型水库蓄水均低于汛限水位,信江河水位5月23日出现21.92米,是建市以来同期最低值。因此,今年的防汛抗旱面临新的形势、新的课题。
未雨绸缪,狠抓落实。市水利局组织力量对我市中型以上水库和万亩以上圩堤及市、县主城区的防洪预案进行了完善,重点组织开展了三次防汛检察,进一步明确了成员单位职责和市直单位责任地段,落实了以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分级、分区域、分工程的各项防汛责任制。我市重要小(一)型以上水库、重点圩堤均有县级党政领导干部担任防汛第一责任人。各项前期的防汛准备工作井井有条地展开。目前,我市储藏防汛编织袋(麻袋)126万条,块石2.74万方,砂石料5万方,土工布6万平米,木料615立方米。
市水利局要求我市水利工作者,将正在开展的“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与防汛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振奋精神,奋战四十天,全面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五个确保”的防汛目标。同时,制定了四条铁的纪律:各科室负责人要确保24小时通信畅通、近40天原则上不安排离鹰外出、中午用餐严禁喝酒和上班期间严禁上网炒股、聊天和玩游戏。
兴利除弊 造福百姓
在龙虎山镇陆家村,全村群众都在称颂水利人带给他们的实惠。任意走进村民家中,你会看见每家每户都用上了方便干净的自来水。这一城里人早已司空见惯的事情,陆家村的村民们盼了数十年,从山下小水坑挑水喝终于成了往事。村民陆进贤控制不住内心喜悦:“新农村建设就是好,圆了陆家村几代人的饮水梦。如今我们也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有自来水喝了,再也不用喝不干净的水了。”
陆家村地处红砂岩地层,仅在风化的裂缝层含有少量裂缝水,因而陆家村民世代饮用的都是几乎枯竭的含砂水。2006年下半年,市水利局投资10万元,组织专家千方百计找寻水源,科学制定施工方案,最终将1.5公里外的清洁水引进村民家中。
由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自然地理条件复杂和生产生活水源污染等多种因素,我市有28.69万农村人口存在饮水安全问题,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为此,市水利局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作为2007年度水利工作四件“惠民工程”的首位。他们统筹农村人饮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试点,以锦江、泗沥等乡镇集中供水工程为建设重点,加快农村人饮工程建设。去冬以来,共实施完成供水工程2962座(处),其中集中供水11座(处),分散工程2955座(处),累计完成投资750万元,使3万余农民喝上清洁、安全的自来水。同时,他们积极对接国家加大农村人饮投入政策,加快项目前期工作,积极编制2007年度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做好项目设计。今年计划兴建供水工程3734座(处),解决4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或饮水不安全问题,其中新农村试点村66个1.9万人。
与此同时,春耕期间,我市水利部门把推进农村水利稳步发展,作为服务春耕生产主要任务,认真部署,超前准备。他们经过组织召开界牌运行调度协调会,科学调度水资源,保证重点工程施工和春灌须要,为春耕生产储藏充足的水源;经过加快灌区建设步伐,重点抓好白塔渠灌区配套改造和中型灌区清淤,以及石港、九牛滩等电排灌设施改造,充分发挥水工程效益,确保浇灌用水须要。
我市各级水利部门围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超常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水利之路,为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的安全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