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贯彻落实我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本报评论员
把握发展大势,抢抓发展机遇,凝聚发展力量,强化发展措施,在谋求更大作为中站前列,在促进新跨越中争崛起,确保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是2月2日召开的我市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总体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会议精神,扎实做好今年各项工作,为实现鹰潭超常发展作出不懈努力。而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对于做好全年的工作,显得格外重要。
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包括认清省委、省政府对鹰潭发展的定位和寄予的厚望,认清全省各设区市发展态势,认清我市和本部门、本单位的形势,并以此确定要完成的任务,把当前任务和长远任务,具体目标和总体目标结合起来。
省委书记孟建柱在全省经济工作会上提出:鹰潭是铁路交通枢纽,又是中国重要的铜工业基地,具有进一步做大做强支柱产业的良好条件,完全可以经过扩大开放和科技创新,发展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建成世界的铜都。省委、省政府对鹰潭发展的定位既是鼓舞鞭策,也是我们要努力奋斗的目标任务。而要把这蓝图变成美好的现实,就必需拿出超常发展的气势和超常发展的举措,全力建设“三个基地、一个中心”,即建设全国最大、世界知名的铜冶炼基地、铜废旧原料回收利用基地、铜产品加工基地和铜产业物流中心。
去年以来,我市经济发展的势头良好,不仅综合实力明显增强,而且发展后劲得到充实。但我们所面临的竞争形势不容乐观,各设区市你追我赶,发展形势咄咄逼人。仅以与我市同一天建市的新余市为例:去年,该市的财政总收入超过30亿元,今年的目标是超40亿元,他们还计划用三年的时间使财政收入再翻一番,达到80亿元;该市在现有工业销售收入500亿元的基础上,准备用3年左右的时间,向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1500亿元冲刺。面对千帆竞击,百舸争流的态势,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因此,一般性发展不行,小发展不行,必需致力于实现鹰潭经济的超常发展。
超常发展是形势所迫,是现实要求,是人民群众的热望。省委、省政府提出,今年要全力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实现城乡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证全覆盖、城乡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全覆盖等“四个全覆盖”,结合我市实际,我市今年将组织资金,全面启动十二项惠民工程。与全省其他设区市相比,鹰潭财政总量小,要顺利实施这些惠民工程,让广大群众享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就必须要有可靠的雄厚的经济实力,而要达到这个目的,最根本的就是要发展,就必需超常发展。
因此,我们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对形势的科学判定上来,统一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基本思路和战略部署上来,以正确的思想观念、良好的精神状态、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卓著的发展业绩,为实现我市经济超常发展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