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清镇打造和谐发展景区纪实

发布时间:2007-02-02 19:15:17   作者:鹰潭久久信息  来源:鹰潭日报  浏览:   【】【】【
    

    童海峰


    走进龙虎山景区上清镇,笔者深感神清气爽,泸溪河畔绿树掩映,草木葱茏;上清古镇,店面鳞次栉比 ,游人如织;徜徉街头巷尾,靓丽整洁,繁华似锦。说起这些变化,前往上清镇的老游客无不赞叹道:“几年没来,这里的变化真大。” 2006年,全镇完成财政收入150万元?比上年增长28%;农民人均收入比上年增加260元。


着眼发展求和谐 夯实基础换新貌


    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要害,没有发展一切将无从谈起。为此,上清镇党政一班人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加大招商引资上,先后引进了古镇综合开发建设、金盛竹木制品厂、旺通铜业有限公司、渐浦历山土地整理、上清养心苑等招商引资项目,实现招商引资任务5012万元,为古镇的开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为加强对古镇综合开发的组织管理,成立了上清镇旅游开发建设协调领导小组,经过开展大量扎实有效的前期准备工作,以及在施工过程中对矛盾的及时调解,确保了项目施工的正常进行。2006年,古镇入口改造已投资800万元,第一期工程建设项目长庆坊入口广场地面铺设、售票房、门楼、综合楼建设已经竣工,同时投资10万余元搞好停车场周边绿化,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广场基础服务型设施戏楼、茶楼、望火楼、长庆坊扩建以及二级休闲广场全面开始动工,有望近期全面完工;宾馆西侧、夹港以东、加油站建设用地征用已全面到位,目前正在规划阶段,古镇综合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上清镇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项目现已经过建设部、国家文物局组织的专家评审;上清养心苑正在加快建设步伐,电话、电视、电缆三线下地工程已经过景区领导协调,达成了古镇公司牵头施工,相关部门联合出资的解决办法;排水、排污等基础建设项目即将动工。


    发展特色观光休闲农业,实现强镇富民,这是上清镇历届党委政府一贯的追求。他们紧扣 “抓特色、创品牌、促旅游、求效益“的目标,形成天门山养生茶、笋竹两用林、上清板栗、旅游配套服务四大支柱产业。茶叶种植面积500亩、笋竹两用林面积4000亩、上清板栗12000亩,这三大产业每年可为示范村村民人均增收200多元。古镇开展绿色生态农家游,打造休闲生态游,年接待旅游人数达10万人,直接旅游创收80万元。


立足综治保平安 化解矛盾促稳定


    发展是基础,稳定是前提。没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发展就成了一句空话。上清镇党委政府坚持依法治镇,大力开展和谐平安古镇创建活动,增强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法治意识。组建了上清镇和谐平安联动服务中心,强化为民服务意识,切实解决群众反应的问题。去年“五一”黄金周期间,一游客在上清古街购买旅游纪念品时,将钱包遗忘在商店柜台上,后来该游客返回找寻,店主却不肯承认游客钱包丢在他店里。该镇维稳信息员接到报案后,对店主反复劝说,讲明诚信为商的道理,店主最后将装有1400多元钱包还给了失主。2006年,该镇处理群众纠纷22起,调解成功率达100%。


      爱路护路既是保证铁路运输和旅客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环节,也是提升景区形象的重要方面。上清镇是龙虎山风景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道教的主要发源地。鹰厦线至西向东贯串上清镇,上清路段总长约19公里,为确保这条交通线的安全运行,2006年,镇铁路护路办开展了“涉铁”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月专项活动和“和谐平安铁道线”创建活动,成立了专门的爱路护路领导小组,每个村都配备了5名誉务护路联防队员。在铁路周围的村设立护路宣传板、村委会设立法治宣传栏,在村规民约中加入爱路护路内容,对广大群众开展宣传教育,加强群众社会公德教育,培养广大群众参与支持护路的社会责任感。为扩大法治教育的宣传面,从2005年起铁路沿线的中小学法治教育课中都普遍增设了爱路护路内容。上清镇铁路护路办还在全镇范围内开展“爱路护路模范村”评选活动,以此推进基层护路组织建设。该镇城门村历来为治安乱点,涉铁案件人员较多,镇护路办联合公安机关以及铁路部门加大日常打击力度,并将城门村的铁路护路工作作为年度镇铁路工作的重中之重,多次组织人员进村入户,深入开展《铁路法》、《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的宣传教育活动,使治安秩序得到彻底改变,有效地提升了旅游对外形象。为此,该镇被评为我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类乡镇、我市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和我市司法工作先进集体。


   注重规划抓整治  美化环境塑形象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既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希望,更是对上清镇党委、政府执政为民的客观要求。因此,该镇结合实际,选择了熊家、上西源、下西源三个基础条件较好、群众积极性较高的自然村进行高标准、高起点的规划设计,从村庄的山形地势出发,依山顺水,设计理念融旅游规划与村居规划为一体,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上,经过政府奖励和扶助机制的创新,形成“各级政府拨一点,受益农民出一点,挂扶单位帮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政策优惠省一点”的投入机制,先后投入资金120多万元,完成1000米旅游步道,500米村内道路;985平米的休闲广场硬化;1250平米的绿化; 1600米排水沟硬化;86户改厕;110户改水;23户房屋新建以及20户民居的改造。基本上实现村民“走平整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的心愿。如今,该镇还完成了渐浦旺家洲、历山曹山、柴排等45个自然村社会主义新农村整治及具体规划。在此基础上,该镇进一步健全了规划管理队伍,组建了规划建房控规巡逻队,施行日巡逻制,按照“四宜四不”的规划原则和先批后建的建房手续,加大了违章违规建筑的整治清理力度,及时发现和制止未批先建和违章违规建筑,共拆除了12户违章违规建筑。认真开展了民居改造工作,依法审批村镇建房115幢,完成65户民居改造任务。


    辛勤的汗水结出了丰硕的成果。为此,上清镇捧回了全国文明村镇、省级小城镇建设示范镇、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和国家重点镇的奖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