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经济适用住房和谐小区工程开工
(记者 林卫东) 12月19日上午,沐浴着冬日暖阳,我市经济适用住房和谐小区建设工程在鹰潭工业园区举行隆重开工仪式,这标志着我市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拉开了新的序幕。市委书记杨宪萍参加开工仪式并下达开工令,市长董仚生讲话。市领导杜德春、邵奇生、魏运亭、陈智祥、吴晓军、汪当时、叶贤明、徐森鸣、徐琳琳、管华鞍、史可、林军、戴春英、桂江萍、刘国富,市长助理张永泽等参加开工仪式。副市长杨晓群主持仪式。省建设厅副厅长马志武到场致贺。
图为我市经济适用住房和谐小区建设工程开工仪式现场。 记者 刘红 摄
和谐小区经济适用住房是市委、市政府为解决我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一项住房建设工程。小区位于鹰潭工业园区38号路西侧,41号路与42号路之间,东临白露河,与市体育中心、长途汽车站隔河相望,距离中心城区约2.5公里,紧靠鹰潭市未来城市市场群重点发展的地区,交通方便,环境宜人。小区占地总面积111.14亩,总建筑面积119450平米,住宅面积104000平米,绿化率31%,并配套建设广场、停车场、托儿所、居委会办公室等公共生活设施。小区工程总投资规模8000多万元,坚持以人为本,遵循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效能经营的总体要求,力求做到经济、适用、安全、舒适、美观,施行低成本运作,政府订价销售。小区建成后,不仅可以解决市区1300多户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问题,还有利于拉开城市框架,改善城市面貌,繁荣工业园区,提升城市品味。
董仚生说,实施和谐小区工程是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积极推进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完善廉租住房制度的若干意见》精神,大力促进和谐鹰潭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是我市2007年办的十件大事之一;是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完善多层次住房供给体系,解决我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具体措施。
董仚生指出,和谐小区经济适用房建设是市政府投资的公益性事业,是为民办实事的德政工程,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我市各有关部门一定要站在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高度,以对政府、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从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利益出发,把和谐小区建设成一个高效、廉政的工程,真正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取信于民,造福于民。
董仚生强调,建设单位和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建设管理,坚持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确保工程进度,把和谐小区建成政府放心、人民满意的精品工程;要严格按规范程序阳光操作,切实加强监管,控制成本,让惠民政策真正惠及符合条件的中低收入家庭;各相关单位要切实执行好本部门职责、紧密配合,提高办事效力,为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环境保证和方便条件。
关注民生的具体举措
卫正
昨天上午,一个阳光普照、温暖如春的日子。我市经济适用住房和谐小区建设工程开工了!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推进,城镇居民居住条件得到卓著改善,但仍有部分居民“望房兴叹”。安居,方能乐业。市委、市政府决定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经济适用住房建设,逐步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让符合条件、急需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的中低收入家庭买得起、买得到基本住房,最低收入家庭能够住上廉租住房。
民生乃国之大计,它关系到民心向背,关系到立国之本、执政之基。市委、市政府情系百姓,把高度重视民生问题作为执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经济适用住房和谐小区建设工程正是这一执政理念的具体表现,是建设和谐鹰潭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
市委、市政府从解决百姓住房难这一实际问题入手,顺民意,得民心,充分表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思想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希望建设单位和相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精神,严格落实工程质量管理责任制,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全力以赴,尽心尽责,打造精品工程,同时要加强销售管理,对销售条件和对象严格把关,让经济适用住房的优惠政策真正惠及符合条件的中低收入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