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鹰潭久久倾力打造最好的鹰潭房产网、鹰潭人才网、鹰潭招聘网!

变性淀粉产业期待“变速”

发布时间:2010-11-11 10:54:38   作者:鹰潭久久信息  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浏览:   【】【】【

  变性淀粉是食品、纺织、造纸、医药等众多现代工业的原辅料。我省变性淀粉产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如今已经形成研制、原材料、生产制造一体化的产业规模,年产能达25万吨,占有全国约25%的市场份额。

  近日,记者深入省级变性淀粉产业基地东乡县,就我省变性淀粉产业如何谋新思变进行了调查。

木薯目前几乎是东乡变性淀粉生产的惟一原料

  现状 全省九成生产企业汇聚东乡

  1987年,被誉为我省农垦系统“四大家族”之一的红星企业集团做了一个决策:筹建国营江西红星变性淀粉厂,并投资1760万元引进瑞士最大变性淀粉生产厂家的专有技术和先进设备。这是国内惟一一条变性淀粉真空干法生产引进线。由此,开创了我省变性淀粉产业先河。

  原红星变性淀粉厂第一任厂长冯九多回忆起当年的繁荣景象,言语中透出激情。他告诉记者,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全国造纸行业都用原淀粉,红星厂引进变性淀粉生产线后,给全国的造纸行业带来了一场革命,其生产的产品迅速进入各大造纸厂家。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管理体制的改变,红星厂的技术管理人员和销售业务人员发现变性淀粉市场存在着巨大潜力,纷纷走出公司,投资创建新的变性淀粉生产企业。可以说,红星厂就是我省变性淀粉行业的“黄埔军校”。

  经过20余年的发展,东乡的变性淀粉产业经过招商、嫁接等形式,由原红星变性淀粉厂裂变扩展到目前22家生产企业,占全省变性淀粉生产企业九成以上,已开发的变性淀粉产品包括预糊化淀粉、酸化淀粉、酯化淀粉等100多个品种,产品广泛应用于纺织、造纸、食品、石油化工、医用、建筑、农业饲料、日用化工等行业。变性淀粉产业在技术、质量、管理等方面得到不断创新和发展。2009年,全县变性淀粉产能达到25万吨,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亿元。变性淀粉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达25%,并出口到韩国和东南亚国家。

  困境 低技术小规模制约快速发展

  10月26日,东乡圩上桥镇农民江流川拉着一车木薯送到开发区的江西雨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厂区内,从登记、验货到卸货,仅用了10多分钟。他告诉记者,收购工作从11月份才正式开始,那时送货就没这么顺利了,有时运送木薯的车会排成一两公里长的车队。江流川是雨帆公司的签约种植农户,在东乡和鹰潭、进贤、上饶等周边县市,共有万余户像江流川这样签约种植木薯的农户,总种植面积达6万余亩。

  企业原料收购的繁忙反应了企业生产的蒸蒸日上,但是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东乡变性淀粉企业加工原料的单一。目前,木薯几乎成了东乡变性淀粉生产过程中惟一的原料源。有专家表示,农作物对气候等外部环境的依靠度较高,一旦出现木薯减产等因素,将给生产企业造成直接影响。同时,由于各种应用领域对变性淀粉的使用性能要求千差万别,不同应用领域所使用的变性淀粉希望用不同原料淀粉来生产,这也给东乡的变性淀粉产业发展带来制约。

  对变性淀粉产业有着多年研究的东乡县原科协主席陈建华认为,雨帆农业探究出了“木薯种植→木薯淀粉→变性淀粉”的发展路子,延伸了产业链。但当前东乡变性淀粉行业普遍存在产品技术研发能力低、企业规模小、品种结构较为单一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整个产业的快速发展。

  首先是高附加值产品较少,品种结构仍需不断调整。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变性淀粉品种已有上百种,但相对规模化的主要产品仍然是传统低档次产品,品种较为单一,应用范围狭小,高附加值的产品相对较少;其次是企业规模较小,产品质量不稳定。当前,东乡年产变性淀粉万吨以下的企业居多,自动化水平较低,一些小型企业在加工过程中质量控制体系不完善,自动化程度不高,设备陈旧,管理水平低,质量安全意识淡薄,缺乏保证高质量的必备条件;另外,产品技术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有待加强。目前变性淀粉生产企业中真正拥有自身研发队伍的单位格外少,绝大部分还须要依靠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力量共同来开发新产品,研究新技术,但是真正能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紧密结合,提升产品档次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较少,使得企业发展后劲不足。

  对策 打造江南变性淀粉产业基地

  不久前,东乡县举办了变性淀粉产业发展论坛,来自省、市的专家学者和当地变性淀粉企业负责人共70多人到会。会上,专家学者就变性淀粉的市场前景、发展格局、产业布局、产品研发等进行深入探讨,一致认为,多措并举打造江南变性淀粉产业基地将是我省变性淀粉产业发展的方向。

  专家们指出,变性淀粉企业生产规模的主流是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变性淀粉生产企业规模扩大以后,不但产品质量易于稳定,单位生产成本下降,也有利于市场竞争、引进人才和新产品研发等。同时,一家企业具备多种变性淀粉生产线和多种生产工艺优化组合生产多元复合变性淀粉,将成为变性淀粉发展的一大特点。为适应市场对各种变性淀粉的需求,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企业要建多种变性淀粉生产线。还可经过多种变性工艺优化组合生产出多重变性的淀粉,满足市场对特种变性淀粉的需求。

  对于依托产业集聚现状全力打造江南变性淀粉产业基地的建设,东乡县经贸委副主任陈小勇以“三个结合”作了介绍,这“三个结合”是:壮大龙头企业与高起点引进相结合,增强龙头企业竞争力和带动力,努力形成一批核心竞争力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强企业和在全国叫得响的优势品牌;做大产业集群与延长产业链相结合。经过引进和培育一批变性淀粉加工企业,提升基地产业配套能力,形成产业集聚,实现产业扩张;技术进步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坚持发展高技术新材料产业与传统产业技术升级并行,提高变性淀粉产业整体的经济效益,着力构建和完善技术创新体系。

  记者手记

  科技创新构筑核心竞争力

  在采访中,记者看到当地一份极具雄心的产业规划,变性淀粉基地发展总体目标是:建设省级最大、国内有影响的变性淀粉产业基地。建立基地物流贸易服务、公共服务平台,提高变性淀粉在国内市场份额,将东乡县打造成为江南变性淀粉产业基地,成为国内变性淀粉生产企业最多,产品最齐全,科技含量高的变性淀粉聚集地。规划还列出了产业发展方向:大力施行品牌战略,狠抓产品结构调整,经过外延式扩大生产,研制开发食用、医用系列变性淀粉,提高变性淀粉的产品档次和附加值,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做大做强变性淀粉产业,组建紧密型的变性淀粉企业集团。

  有规划才有未来。业内专家表示,变性淀粉的发展不仅决定于生产技术,还决定于其应用技术。变性淀粉生产企业之间的竞争,将不仅在生产技术、生产装备上竞争,还将在应用技术上竞争。同时,随着应用领域对变性淀粉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变性淀粉生产企业市场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变性淀粉市场需求量将不断扩大,从而带动变性淀粉产量的不断增加。

  由此,注重科技创新和产品开发,着力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我省变性淀粉产业快速发展的要害。

  记者温凡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