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鹰潭久久倾力打造最好的鹰潭房产网、鹰潭人才网、鹰潭招聘网!

江西旅游苦练内功“筑巢引凤” 旅游业综合竞争力大幅提高

发布时间:2010-11-12 09:37:14   作者:鹰潭久久信息  来源:大江网-江南都市报  浏览: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引得“金凤”来,还得先筑好“金巢”。“十一五期间,江西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进一步改善,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产业结构得到优化,产业素质明显提升,产业综合效应日益显现。”省旅游局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十一五期间,我省旅游业综合竞争力大幅提高,以红色旅游为龙头,引领绿色、古色、蓝色旅游全面发展,既促进了各类特色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形成了江西旅游红色、绿色、蓝色、古色“四色”交映、风光无限的鲜明特征,又有力地开拓了客源市场,使得“红色摇篮、绿色家园”旅游品牌更加响亮。

  政策助推江西旅游飞速发展

  “对二星以上星级饭店施行与工业企业用水同等价格和三星级以上饭店电费降低0.15元/度的优惠政策,对从事旅游客运定点的汽车在2010年底前免征客运附加费,这些优惠政策的实施增强了我省旅游企业的竞争力。”省旅游局政策法规处的负责人介绍,2006年5月,省委、省政府在南昌成功召开全省旅游发展大会,进一步明确了“十一五”期间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全省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和建设红色旅游强省、旅游经济大省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旅游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正是有了一系列对旅游业的政策支持,江西才迈入旅游业发展的“快车道”,全省也兴起了大办旅游产业的热潮。

  2009年6月,省委、省政府又在南昌隆重召开了全省旅游产业大省建设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建设旅游产业大省战略目标,在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史上的有历程碑的意义。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江西省旅游精品线路建设规划纲要》,省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江西省居民旅游休闲三年行动计划》,为旅游产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2009年8月,省人大常委会公布了《江西省旅游条例》。这一系列政策和举措,加快了旅游产业发展,形成了建设旅游产业大省的浓厚氛围。

  红色旅游领跑全国唱响世界

  一谈到江西的旅游事业,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红色旅游,而江西发展红色旅游的最好时期,也就出现在十一五期间。“江西是一个红色旅游资源大省,被称为‘红色摇篮’,我都是怀着朝圣的心情来江西旅游的。”广州游客尹盛鹏称,江西有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共和国的摇篮——瑞金、人民军队的摇篮——南昌和中国工人运动的摇篮——安源。省旅游局局长王晓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提到,红色旅游是江西旅游的一个品牌。

  据了解,在2004年初,《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正式公布实施,提出了要利用红色旅游的方法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教育。我省紧紧抓住这一难得机遇,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发起签署了《七省(市)共同发展红色旅游郑州宣言》,从行动上开启红色旅游的先河,奠定了江西在全国红色旅游中的地位。2005年再次趁势作为,成功举办了中国(江西)红色旅游博览会,吸引了国内外3000多家旅游企业4万多名代表参展,观展人数达10多万。红色旅游产业在全省旅游产业中的地位更加显现,红色旅游接待人数和综合收入连年攀升,年均增长大都在25%以上。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发展,红色旅游接待人数占全省的40%,并引领全国红色旅游持续健康发展。

  生态、乡村旅游异军突起“多彩”江西

  “到了江西才知道,江西原来不止是红色的,还有鄱阳湖的一湖清水,还有婺源这个最美乡村的金黄黄油菜花,还有柘林湖、仙女湖等三颗明珠,还有庐山、三清山、龙虎山、龟峰四大遗产……”上海游客张景峰在世博期间特意来到江西旅游,回去之后连发感叹,并当起了江西旅游的“义务宣传员”,扇动身边的亲朋好友前来江西,欣赏“多彩赣鄱”。在十一五期间,我省坚持以红色旅游引领全省旅游产业全面快速发展的战略方针,大力发展生态、乡村旅游,形成了以山、湖、城、村为主体,形象鲜明,各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体系,并已形成赣北环鄱阳湖五彩精华游、赣中南红色经典游、赣西绿色精粹游等三条黄金旅游线路和一批特色旅游线路,“红色摇篮、绿色家园”旅游品牌更加响亮。

  在红色旅游引领下,生态旅游呈现强劲发展势头。2010年初,省政府明确提出了建设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加快了推进生态旅游发展步伐,全省上下正在积极探究生态旅游发展新路。“十一五”期间,婺源、星子、资溪、武宁、遂川、乐安、安远等县荣膺“中国生态旅游大县”称号。庐山、井冈山、明月山、武功山、瑶里、三百山、大觉山、三爪仑、仙女湖、陡水湖等景区生态旅游已经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在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的同时,乡村旅游也蓬勃发展。我省积极实践“以旅促农、依农兴旅、旅农结合、共同繁荣”的乡村旅游模式,在“十五”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乡村旅游的扶持力度。2009年全省各地广泛开展了江西省乡村旅游十万人创(就)业行动,有效促进了乡村旅游发展,开拓了农民增收新渠道,仅婺源县2008年旅游总收入达10.2亿元,占全县GDP的42%。

  江西旅游综合竞争力大幅提升

  “我是第三次上三清山了,第一次是步行上山,走了一天一夜。第二次是坐索道上的,排队的人有一公里多长。这次是第三次,坐的是新索道,速度很快,让人感觉三清山的发展确实很快。”来自浙江的游客高国根是个地道的“驴友”,对三清山尤其是钟爱有加。拿他的话来说,他的旅游经过从另一个侧面见证了江西旅游的发展。在十一五期间,我省加快旅游目的地建设步伐加快,旅游行业综合竞争力大幅提高。

  据介绍,在政府投资的带动下,外资和民间资本也大量进入旅游领域。仅2005年招商签约资金达135亿元,实际引资52.53亿元。大投资带来大变化,旅游城市、风景名胜区、A级旅游区、森林公园等建设速度加快,旅游目的地形象明显改观。井冈山、婺源已成为特色鲜明、游客云集的旅游热点;庐山、三清山、龙虎山、龟峰、仙女湖等重点旅游景区接待条件明显改善;南昌、九江、赣州、景德镇、鹰潭、萍乡、瑞金等城市面貌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新的旅游景点不断涌现,旅游功能明显增强。同时,国家先后安排我省旅游国债和旅游专项资金达2.6亿元,促进和加快了我省一批重要景区和旅游接待服务设施的开发建设。全省开发的古村落已达40多个,涌现了婺源古村、乐安流坑、青原渼陂、安义古村群等一批经过旅游开发加快发展的乡村,婺源江湾、星子温泉、宜春温汤、浮粱瑶里等一批经过旅游开发改变了面貌的乡镇。据省旅游局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我省有世界遗产4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2处,国家级森林公园41处,中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5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9处,A级旅游景区101个,共有旅行社600多家,共有星级饭店389家,其中五星级7家,四星级60家,三星级183家。

  文/李少豪 记者张祖珍 实习生李晓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