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鹰潭久久倾力打造最好的鹰潭房产网、鹰潭人才网、鹰潭招聘网!

[余江]大兴水利惠民生[图]

发布时间:2011-01-27 18:20:52   作者:鹰潭久久信息  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浏览:   【】【】【

  题记:山洪爆发、水库垮坝、圩堤决口……降雨量创近35年之最的2010年,注定要在我省防汛抗洪史上写下无法忘却的一章;面对频发的洪涝灾害,这一年也注定要成为江西水利建设史上一个重大转折之年。洪灾过后,省委、省政府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全面谋划了灾后水利修复重建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

  从临川区唱凯堤,到樟树市肖江堤,再到余江县中潢堤……机器轰鸣,中小河流圩堤除险加固工程正方兴未艾展开;

  从渝水区袁惠渠灌区,到余干县信江两岸,再到高安市锦北灌区……人头攒动,一大批农田水利浇灌渠系正在施工;

  …………

  去冬今春,我省掀起了一场自改革开放以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新高潮。记者近期深入水利建设一线进行了采访——

  驯水记:除水之害

  全省正着力抓好1960公里重点堤防工程应急防渗处理

  抚河唱凯堤是记者采访第一站。

  北风呼啸,冬雨飘零,但在唱凯堤工地上却一派热闹景象:挖掘机轰鸣,运输车往来穿梭,施工人员紧张忙碌……7个月前,咆哮的洪水毫无所惧,将唱凯堤撕开一个口子,造成多个乡镇一片汪洋。

  如今,这里已是今是昨非。“我们单位负责的堤段除险加固工程量已完成90%,整个大堤土方工程量估量已完成近七成。”正在堤上负责施工的工程技术员聂亮亮兴奋地对记者说。据悉,抚河唱凯堤、中洲堤全长共113公里,有219处险堤险段。抚州市将两座圩堤除险加固作为灾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头等大事、最大民生实事来抓,总投资9.8亿元,其中建筑物按照50年一遇的标准进行设计施工。

  2010年,我省主要江河都发生了洪水,堤防安全面临严肃考核。据统计,全省去年共有955座水库发生险情,360座千亩以上圩堤2000多处出险,其中17座千亩以上圩堤决口,2座小二型水库垮坝。驯服洪水、除水之害、加强省内中小河流治理成为灾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首要任务。

  抚州市先行启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市、县两级压缩一批城市建设项目,新增一批水利建设项目。余江县采取“施工单位全额垫资、县政府举债分期偿还”的模式,借贷筹资5800万元用于水毁工程应急修复,分3年偿还。上饶市各县(市、区)财政安排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资金2.92亿元,相当于近十年来的总和……

  大量资金的投入,推动“驯水”工作迅速展开:

  在余江县锦江镇信江石港堤,去年6月决口120米长的杨家段圩堤已经修复一新;

  在樟树市肖江堤,用黏土加固加高的大堤内,填压堤脚水塘防止泡泉的工程正在进行;

  在渝水区内江北堤,经过对河道截弯取直,大大减轻了洪水对圩堤的顶冲;

  …………

  省水利厅副厅长罗小云介绍说,今年,我省将着力抓好47座1960公里重点堤防工程应急防渗处理;对鄱阳湖区二期防洪工程第五个单项、景德镇市城市防洪工程等重点圩堤进一步除险加固,并形成防洪封闭圈;完成新列入国家规划的666座小型病险水库中200座水库除险加固和6000座小二型病险水库应急除险任务等。

  用水记:兴水之利

  今年将新增和恢复浇灌面积70万亩,改善浇灌面积140万亩

  洪水导致农田被毁、农作物受损,直接威胁粮食安全和群众生活。

  “去年特大洪水给鹰潭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造成重创,我市堤防决口67处、长度近万米,堤防损坏173处,灌区设施损毁1500多座处。”鹰潭市水利局负责人对记者说。

  记者了解到,全省各地针对农田浇灌保证能力不足、灌排体系缺乏统一等突出问题,在加快水毁水利工程修复的同时,加大了农田浇灌水源和渠系建设。

  在余江县锦江镇七都村,记者见到,整齐划一的U型水泥槽铺设在田间水渠。57岁的农民曾水高去年家里种植的早稻因渍涝而大幅减产,他告诉记者,铺上U型水泥槽,水流得快,农田就能灌能排,收成就更有保证了。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据介绍,为大力推进农田浇灌工程,我省要求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要施行统一工程规划、统一工程设计标准、统一建设质量标准、统一工程建后管理、统一共建共享农田浇灌建设工程管理信息系统。

  各地在资金落实、建设管理、运行机制等方面探究出了不少好的做法及经验——在德安县丰林镇,记者见到,经过除险加固的茅山水库坝面、坝坡修葺一新。这座浇灌下游1000多亩农田的小二型水库,过去存在病险,汛期不敢蓄水,效益难以发挥。如今,水库防汛安全系数提高了,还可新增浇灌面积800亩。

  余江县采取将修复圩堤决口、恢复受损耕地、搬迁危房和农田渠系工程结合在一起的“四位一体”做法,全方位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效果明显。

  在高安市石脑镇文家村,为加快渠道修复,63岁的村民刘爱国提前一个月将自家棉花拔了。“这是真正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对子孙后代有利,眼前损失点算不了什么。”

  …………

  据介绍,经过大兴水利,夯实农业基础,今年全省要新增和恢复浇灌面积70万亩,改善浇灌面积140万亩。

  管水记:浚水之源

  农民组建用水户协会,经过“一事一议”积极参与水利建设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民生、民心工程,但工程要加快建设并长期发挥效益,离不开群众的积极参与。

  “去年中洲堤抢险长达三天两夜,群众感慨很深。政府加大投入加固圩堤,是保护大家生命安全,大家格外支持,积极投工投劳。”临川区水利局负责人对记者说。

  鹰潭市开展了以农民用水户协会为建设主体的群众自建试点。在余江县锦江镇七都村,记者见到,当地农民用水户协会组织农民顶着寒风细雨,紧锣密鼓进行清淤修渠。据悉,全县农民用水户协会管理的渠系占整个浇灌面积的四分之一。

  在余干县,为保证小农水项目质量,县里举办了“农民义务监督员”培训班,农民的事情农民自己管,群众参与监管水利工程施工,工程质量更有保证。

  记者来到德安县林泉乡大溪畈村时,农民群众正在桑家堰灌区渠道清淤。据悉,目前,九江市由群众建设、管理和营运的五小工程有3000多座(处),总投入达1.37亿元,是历年群众筹资的3倍以上。

  在渝水区袁惠渠灌区,改造面积6100亩的罗坊镇园田化土地平整项目,群众大兴水利的场景让人印象深刻;该工程可使6400人受益,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165元……

  驯服洪水,兴水之利,正是有了农民参与建设、管理,才能确保“源头活水来”。目前,各地小农水工程、圩堤整治、灌区建设、农村饮水安全、病险水库、水土维持等各项重大工程中,都有农民群众投工投劳的身影。今冬明春,全省农民投工投劳预计可达7010万个工日,群众投劳折资和投资预计达24亿元。

  记者李冬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