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山景区迎来灾后首批游客
龙虎山景区迎来灾后首批游客 昨天试运营,今天正式开门纳客
(记者 张国旗) 刚刚过去的洪灾给龙虎山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损失,其中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受灾严重。到目前,景区总的直接经济损失预计达38.5亿元。
面对灾情,龙虎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全体干部群众众志成城,积极抗灾救灾,洪水退到哪里,清淤、设施修复工作就开展到哪里。截至目前,共清理淤泥、垃圾5万余方,修复了部分游步道、木栈道和电子门禁系统、监视系统,并找回了在洪水中失散的竹筏100多只。
经过20日至24日全力、有步骤地突击抢修,龙虎山景区于昨天开始试运营,重新张开双臂,以秀美的风光迎接游客的到来。昨天上午8时40分,来自浙江台州的34名游客来到龙虎山旅游。
据了解,目前游客从游览中心进入景区,乘坐观光车,沿途可游览参观仙女岩、排衙群峰、象鼻绝景、无蚊奇村、正一道观、上清古镇和大上清宫等景点。约28日,天师府将可以重新迎接广大信众和游客。同时,一待水位下降到适当位置,竹筏漂流项目即可重新开放。
据气象资料分析,南方强降雨过程基本结束,龙虎山将迎来明媚的阳光。景区相关负责同志介绍,将经过媒体、旅行社QQ群等有效方法,及时发布龙虎山旅游的相关信息。
消防兵主动充当“清洁工”
(鲍大武 记者 余志群) 6月22日洪水退后,老街上清古镇的村民陆续开始清理被洪水沉没的家园。洪水冲涮后,在古街上遗留下了一层厚厚的淤泥,不仅给古镇上的居民行动带来不便,也给景区内古街景色蒙上了一层灰色阴影。
上清古镇街长3000余米,居民2000多户,“嗣汉天师府”、“ 大上清宫”两大景点就位于上清古镇内,两大景点是龙虎山景观的一大特色,大量囤积的淤泥残留在古镇上的角角落落,清理工作让古镇上的村民伤透了脑筋。鹰潭消防官兵在得知详情后,立即向鹰潭市委市政府主动请缨,强烈要求前往古镇开展灾后卫生清洁工作。23日上午,在征得市委市政府的批准同意下,支队调集了3个大队18名官兵前往古镇开展“清淤”工作。
23日上午8时许,支队副参谋长胡伟带领月湖大队、贵溪大队、龙虎山大队18名官兵赶到了景区内的上清古镇,只见村内家家户户门前屋后囤积了大量的淤泥,村民在清理自家卫生时,污水掺和着淤泥还不时地涌向路旁边,清理任务相当繁重。参谋长胡伟立即对清洁工作作了具体的任务部署,将官兵分成3个小组,在村民的协助下每个小组分片实施清理。
在官兵的不懈努力下,古镇街道一段一段被陆续清理出来,干净的风貌又重现古街。
中行:与洪水赛跑抢出办公设备
(姜卫民) 在特大洪水袭来时,中国银行余江支行因为做到了快速反应,及时将营业厅办公设备抢运到安全地方,减少了损失。
6月19日13时30分,中国银行余江支行营业厅开始进水,速度之快令人始料不及。此时正值双休日,在家中休息的中行员工不谋而合地向营业大楼奔去,两位外地交流的行领导也在洪水上涨前赶到支行,并带领大家将设备等向二楼迁移:女同志清理账本凭证之类的轻件物品,男同志轻的一个人扛,重的两个人抬,一趟两趟,与洪水赛跑,能抢回一件是一件。共产党员、退伍军人李金生这时候更突显出他过硬的业务素质和娴熟的操作技能:拆电器设备,先从哪拆,怎样拆,干得是井井有条。抢险的员工们忙而不乱。两个小时过去了,等大家忙完后,洪水已淹到大腿,看到一楼被整个搬空,此时大家彼此相望开心地笑了。
交通:紧急抢修水毁公路
(戴丽萍 记者 张赤奎) 6月份以来贵溪普降大雨,范围之广,密度之大历史罕见,导致县乡公路水毁严重。据统计,我市冲垮路面1216千米,涵洞局部损毁710道,冲垮挡土墙9.1立方米,坍塌方397处33.6立方米。面对特大灾情,贵溪市交通局行动迅速,积极组织当地群众修复水毁公路,确保公路的畅通,为救灾工作提供了稳定的通行条件。
开发区:积极开展卫生防疫工作
(占福明) 6月24日,为确保大灾后无大疫,鹰潭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开展卫生防疫工作。先后共配备消毒器械10套、消毒液20箱、饮用水消毒片2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