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鹰潭久久倾力打造最好的鹰潭房产网、鹰潭人才网、鹰潭招聘网!

[鹰潭]困顿企业“化蛹为蝶” 江西1779家国企完成改制

发布时间:2012-07-05 12:24:22   作者:鹰潭久久信息  来源:大江网  浏览:   【】【】【

  大江网讯 记者秦海峰报道:2010年6月,江西决定推进农垦、粮食、农业、林业、水利、交通运输、商贸物流等七个系统国有企业改革。截至2012年5月,共有1779户企业完成改制,占总数的99.83%,安置在职职工34.91万人,占总数的96.04%。

  江西作出“打好七个系统国有企业改革攻坚战”的战略决策之时,正是国际经济形势持续动荡、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而国内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面临巨大压力之时。江西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省份,在这样复杂的宏观环境下,化挑战为机遇,化危机为生机,成功探索出一条以改革保增长、惠民生、促和谐的新路子。

  打破“关闭停产”困局  困顿不堪的企业“化蛹为蝶”

  通过深化改革,江西省一大批国有企业冲破了旧体制束缚,打破了“关闭停产”的困局,盘活了企业资产,激活了生产要素,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在改革中,各地各系统通过招商引资、靠大联强、嫁接改造等,做强了企业,做旺了园区,做大了产业。

  南昌、九江、上饶、鹰潭等地把城郊农垦企业并入经济开发区,引进了大批项目,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鲜活力。九江县赛湖城水产场改制后利用5万亩水面和存量土地资源,引进民生集团50亿元,建设综合观光旅游项目。

  各地各系统在改革中还把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作为七个系统国企改革的主攻方向来抓,使一批原来困顿不堪的企业实现“化蛹为蝶”、“浴火重生”。

  江西省长运公司兼并收购了吉安、赣州、宜春等地汽运公司,组建现代企业集团,大幅提高了经济效益,增强了企业竞争力。今年1至5月,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25亿元,同比增长44.88%。

  据统计,江西省七个系统国有企业改革共化解企业不良债务51.2亿元,剥离企业自办中小学校228所、医疗机构144所,移交社区456个。

  “有限财力”撑起“无限民生”  发放补偿35.4亿

  江西省委省政府在财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坚持用“有限财力”撑起“无限民生”。这次改革总计需要资金198.6亿元,其中,当期发放职工经济补偿35.4亿元,缴纳养老保险21.2亿元、医疗保险7.8亿元、失业保险1.5亿元,合计60多亿元。

  另外,江西各地各系统在改革中对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本着尊重历史、面对现实、实事求是的原则,采取多种措施,有效化解了企业多年积累的一些矛盾和问题。

  此次七个系统国有企业改革,江西省共拿出7.6亿元,对历年来拖欠的职工工资、医药费、抚恤费、丧葬费等进行了清偿;同时一次性支付8.9亿元解决“4050”人员的生活费。针对国有农垦企业职工“应保尽保”问题,对省属下放农垦企业和市属农垦企业补缴单位统筹社保金分别补助90%和70%,使全省近6万名“应保尽保”农垦职工长期得不到落实的问题得到了切实解决。

  啃下农垦企业改革“硬骨头”   18.6万职工身份置换

  国有农垦企业改革是七个系统国企改革重中之重,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江西全省155户农垦企业,在职职工20多万人,涉及总人口近100万人。其范围之广、规模之大、情况之复杂、历史积弊之多,是超乎想象的。

  江西省农垦事业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多年来,农垦企业职工身份无法转变,历史债务无法化解,企业社会职能无法剥离、条块分割的现状无法改变等深层次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企业既不能全面享受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也不能享受国有工业企业改革和解困的各项政策,迫切需要更深刻的变革。

  通过改革,江西153家农垦企业完成改制任务,18.6万名职工完成身份置换,分别占总数的98%和94.4%。

  在改革中,江西还注重发挥农垦企业在土地、山林、水面等资源优势,积极吸引各类社会资本投资开发农垦经济、两年来,全省农垦企业共引进各类项目600个,实际到位资金近8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