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潭]共铸城市之魂——鹰潭城市精神、市歌、市徽征集活动综述
从今年7月开始,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市文联、市社联、鹰潭日报社、鹰潭广播电视台、“鹰潭在线”新闻网联合组织开展了鹰潭城市精神表述语、市歌、市徽征集活动。该项活动的开展,在我市广大干部群众和省内外关心鹰潭发展的各界人士中引起强烈社会反响。一时间,从机关到社区,从学校到农村,从老人到学生,从在外鹰潭乡友到支持喜爱鹰潭的各地朋友,纷纷创作出一件件充满智慧的作品,并将其陆续传送到市征集活动办公室。12月26日晚,随着“三川杯”鹰潭城市精神、市歌、市徽征集活动颁奖晚会圆满落下帷幕,本次征集活动告一段落,产生了一批优秀作品,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时代呼唤、发展需要。城市精神是我们这座城市的历史传统、文化底蕴、发展特征、时代风貌和价值追求的总概括,是广大市民认同的精神品牌和精神标识,是展示城市形象、引领城市发展的一面旗帜。一座城市没有精神,就没有灵魂,就没有准确的核心理念定位,就没有奋勇争先的精神动力源泉。只有打造出自己的城市精神,才能外树形象、内聚人心,使全市上下团结一致、共谋发展。经过近30年孜孜不倦的努力,鹰潭开始步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沧海桑田,走过的是岁月、是艰辛,形成的是巨变、是精神。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鹰潭迫切需要总结提炼出独具特色的城市精神,使之成为引导和激励全市人民建设富裕秀美宜居和谐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璀璨明珠的精神感召。一首旋律优美、节奏鲜明,悦耳动听、生动流畅的市歌,既能反映一座城市的文化内涵、地域特色和人文精神,也能反映这座城市市民的精神风貌。而立之年的新鹰潭,迫切需要自己的市歌,使大家在传唱中提升城市的亲和力、凝聚力和感召力。一幅构图简洁、形象生动,寓意深刻、标志性强的市徽,既能体现这座城市特有的地域特色、历史文化、城市定位、市民品格,也能体现城市鲜明的时代特征、时代风貌和时代要求。走过30年不平凡征程的鹰潭人民,迫切需要拥有自己的市徽,使之成为鹰潭所特有的鲜明标志,以区别于其他城市,增强全市人民的归宿感和自豪感。
集中民意、汇聚民智。城市精神、市歌、市徽只有为广大市民所认同,才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就要求征集活动必须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最广泛地听取市民的意见建议。自《鹰潭城市精神、市歌、市徽征集启事》发布以来,市直媒体开辟专题专栏,对活动的进展情况、入闱作品等进行深入报道;各地各部门纷纷以专题研讨会、座谈会、征文比赛等形式发动广大干部群众广泛参与,迅速在全市形成了一个人人参与讨论,个个参加征集的热潮。五个多月来,应征作品以电子邮件、来信、来电、传真或直接上门等方式汇集而来,共收到城市精神表述语3127条、市歌48首、市徽56件。这些作品创意新颖,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反映了鹰潭市民的心声和意愿,为鹰潭城市精神、市歌、市徽的最终产生提供了可喜的阶段性成果。
科学论证、不断完善。为使鹰潭城市精神、市歌、市徽更加具有准确性与时代性,体现地域性与独特性,适应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要求,我市组织召开了多次座谈会、研讨会,遵循传承历史、反映现实、引领未来的原则,对应征作品进行充分论证和筛选。通过专家评选、媒体公布、群众讨论等环节,从所有应征作品中评选出了城市精神、市歌、市徽各5件优秀作品,面向全社会公布。我们深知,鹰潭城市精神、市歌、市徽由孕育到成熟,直至得到全市人民的广泛认同,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热烈欢迎大家对这些作品进行评论、修改,更热烈欢迎大家进一步创作出新的作品。鹰潭城市精神、市歌、市徽的形成过程,必将进一步成为一个广泛宣传鹰潭、提升鹰潭形象、提高鹰潭知名度和美誉度的过程,必将进一步增强全市人民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必将进一步鼓舞全市人民朝着新的奋斗目标阔步前行。我们坚信,在全市人民和省内外各界朋友的共同努力下,一个更加具有鹰潭特色和鲜明个性、定位更加准确的城市精神、市歌、市徽作品一定会脱颖而出,成为鹰潭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成为凝心聚力共建“四个鹰潭”的强大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