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ц缍�  濞夈劌鍞�   鹰潭久久倾力打造最好的鹰潭房产网、鹰潭人才网、鹰潭招聘网!

[鹰潭]关于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3-08-07 07:01:01   作者:鹰潭久久信息  来源:鹰潭日报  浏览:   【】【】【

     近年来,我市出台了一系列优化发展环境的政策措施,有力提升了行政效能,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以更实的举措、更大的力度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笔者进行了深入调研,形成以下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制定了《鹰潭市企业纳税大户管理办法》、《鹰潭市银行金融机构信贷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业绩考核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通过引导信贷投入、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做优企业发展平台等举措,企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2012年,全市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237.4亿元,占GDP比重的49%,上缴税金38.5亿元,占税收收入的57.3%;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两年平均增幅28%。

     (二)加快行政审批改革,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我市在对前三次行政许可审批项目集中清理的基础上,2012年又对非行政审批项目进行了清理。截至目前,已精简市级行政许可118项,精简非行政许可39项;市级行政许可、投资项目审批承诺时限均缩减50%。大力推行“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市直48个部门、237项审批事项入驻行政服务中心,改革后审批办结率达96%。网上审批系统、电子视频监控系统、电子监察系统进一步完善,其中网上审批系统受理审批事项2.9万件,办结率98.6%。

     (三)加强市场秩序整治,经营环境进一步优化。自2009年以来,我市逐步清理规范市场中介组织,对不符合规定的31家市场中介进行整治,目前已注销7家,进一步理顺了政府、中介机构、业主三者关系。对涉企收费项目和企业优惠政策汇编成册予以公开,目前全市涉企收费91项,两年缩减18项。出台了入企检查报备制度,有效减少了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干扰。

  二、主要问题

     (一)服务水平有待提高。思想不解放、观念陈旧依然是困扰我市发展软环境改善的突出问题。办事程序较为繁杂,行业准入较为复杂等现象依然存在,个别单位行政服务科室至今未成建制进驻行政服务中心,审批事项还没有完全做到在窗口集中。

     (二)要素保障有待加强。融资方面,受国际、国内经济大环境影响,企业综合运营成本增加,资金链紧张,生产经营压力加大。用地方面,部分产业转型项目、基础设施项目等待落地,用地需求存在缺口。用工方面,“普通工人难招,技术工人难留,科技人才难求,管理人才少有”,成为企业用工的共性问题,尤其是季节性、结构性用工矛盾突出。

     (三)政策引导有待细化。产业政策细化程度不足,对外商吸引力还不够强。我市虽出台了物流、文化休闲等产业支持政策,但存在行业多头监管,资源分配机制不够细化,协调性不强,难以形成整体发展合力。

  三、对策建议

     (一)完善制度,提高服务水平。一是将专项治理制度化。常态化开展审批事项专项宣传及治理行动,整治重点领域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现象。梳理汇编优化发展环境政策规定,提高服务发展能力水平。二是将挂点联系企业制度化。健全市领导挂点联系企业制度,完善县级后备干部赴企业挂职锻炼制度,协调各方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三是将招商安商举措制度化。统筹考虑引进项目效益、我市可优惠的承载度、周边地区优惠力度等因素,制定较为平衡的优惠政策。严格落实对客商的优惠承诺,保障其在户籍、居住、子女入学、社保、教育等方面的权利。严格查处损害发展环境的案件,严厉打击强揽工程、敲诈勒索投资者行为,营造安商氛围。

     (二)强化扶持,增强投资信心。一是抓好产业规划的落实。对我市已制定的旅游、物流、文化休闲娱乐等服务业发展规划,在项目引进和选择、资源布局布点、政策制定和落实、规划评估和监督等方面,加强与产业规划的衔接。二是制定服务业扶持政策。旅游方面,进一步理顺龙虎山旅游管理体制,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景区跨越发展。物流方面,积极引导企业靠大联强,组团发展。积极应对“营改增”试点,对物流企业实行税收返还等优惠政策,减少企业等待观望情绪;强化对货运企业的分析和研判,将以套取优惠政策为目的、没有实质贡献的企业排除在绿色通道范围之外。文化休闲娱乐方面,减少市场准入壁垒,企业可按法定最低注册标准执行,除消防安全外其他前置性审批改为备案制。三是统筹设立产业发展基金。整合旅游、物流、文化休闲娱乐业发展基金,统筹设立服务业发展基金,建立覆盖全市的服务业专业协会,引导优势产业、重大项目和优质平台的发展,实现资金规模的集约化和配置的高效化。

     (三)加大力度,破解要素制约。一是化解融资难题。出台优惠政策引进大型金融机构入驻我市,推动余江县设立村镇银行,支持贵溪九银村镇银行在贵溪重点乡镇设立分支。积极争取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引导资金,创新集合票据融资模式,组建市本级政策性担保公司,建立担保机构多层次风险分担机制,帮助企业缓解资金压力。二是化解用地难题。实施园区再造工程,充分利用废弃厂房建设小微企业创业园,对污染小的行业尝试租用民办厂房,放宽缓坡地供应限制。加强对批而未供土地指标的督查,对未按要求整改到位的项目试行剥离用地指标再分配,提高利用效率。三是化解用工难题。在薪酬、住房、教育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优秀管理型、技术型、专家型人才。整合企联、企协等培训资源,成立鹰潭企业培训基地,更有针对性地引导、参与企业招工协作,解决季节性、结构性缺工问题。

     (四)多管齐下,优化政务环境。一是改革行政审批制度。继续深化“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确保入驻行政审批职能最大化。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完善并联审批、网上审批,探索“一表制”审批、“一费制”收费、机关职位代理制。根据需求适时调整完善重大产业项目等绿色通道审批制度。界定中介机构与政府部门关系,督促中介机构规范开展业务。二是落实服务监管制度。严格执行入企检查报备制度,整合工商、税收、城建、环保、质监、商务等部门的行政执法权,适当调整、取消、合并,最大程度减少多头管理现象。三是强化监督问责制度。探索设立外商投诉中心,完善政风行风监督员工作制度,将优化发展环境纳入年度市直部门考评内容。积极推进网上审批,逐步建立覆盖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的网上办理系统和监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