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潭]鹰潭市公安消防支队温馨提示
入冬以来,全国各地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事故的案例屡见不鲜。先是2014年12月15日,河南省长垣县蒲东街道皇冠KTV发生火灾,导致11人身亡。2015年1月14日凌晨4时30分许,台州市玉环县解放塘社区一住宅楼室外停车棚内电动车起火,事故导致8名人员死亡。惨痛的火灾事故教训是消防安全最震撼的警钟。那么在人员密集场所遇到火灾,如何正确安全逃生呢?
人员密集场所包括哪些?
消防法(09版)第七十三条:(四)人员密集场所,是指公众聚集场所,医院的门诊楼、病房楼,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和集体宿舍,养老院,福利院,托儿所,幼儿园,公共图书馆的阅览室,公共展览馆、博物馆的展示厅,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加工车间和员工集体宿舍,旅游、宗教活动场所等。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在发生火灾时,啥也不用想,先“跑路”再说。火灾均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发现险情,第一时间“逃离”险境是最安全稳妥,千万不要麻痹大意,带着侥幸心理。逃至安全地带后,第一时间拨打“119”报警。在逃生的过程中,要义无反顾,不要贪恋自己的手机,自己的包包,钱还会再有的,生命却不会。
“大迷宫”里怎么“逃”
多数人员密集场所面积较大,房间、隔断密布,称为“迷宫”也不为过。在正常情况下,转一圈都让人晕头转向,更何况是在火灾发生后,浓烟和黑暗的双重恐惧。
进入人员密集场所,要下意识地查看距离自己最近的逃生通道和安全出口的位置。火灾发生时,千万不要慌张,沿着距离自己最近的疏散指示标志,向安全出口逃生。对设在二层至三层的密集场所,可用手抓住窗台往下滑,以尽量缩小高度,且让双脚先着地;对设在高层楼房中的场所,首先应选择疏散通道和疏散楼梯、屋顶和阳台逃生。
巧用毛巾过滤有毒烟气
消防逃生面具能够有效地防护由于燃烧而产生的各类有害烟气,同时,面具上的特殊反光材料也能有效增强火场的识别能力。倘若缺乏消防逃生面具,在危急情况下也可把棉质毛巾彻底浸湿,拧至半干,并叠4—8层,捂住口鼻,也可有效过滤75%—95%的毒气。
需要注意的是,在穿越烟雾区时,即使感到呼吸困难,也不能将毛巾拿开,一旦拿开就有可能会立即中毒。如果没有水,饮料代替也可以,只要别把酒当成水就行。
>>>
简讯
鹰潭市政府圆满完成
全市2014年度消防工作考核
为全面掌握2014年全市各县(市)区政府消防安全工作落实及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开展情况。1月28日起,鹰潭市政府组织三个考核组深入全市6个县(市)区和12个市政府职能部门开展消防工作考核。至1月29日,各地区政府、职能单位的消防工作台账全部查阅完毕,抽查县(市)区行业部门6个、乡镇(街道)6个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及人员密集场所6家,全市2014年度消防工作考核圆满完成。
深入企业,对企业员工进行消防培训。
欢迎关注鹰潭市公安消防支队
“鹰潭消防”官方微信
开展劳动密集型企业消防安全检查指导工作
为深入推进全市冬春火灾防控工作,切实加强劳动密集型企业隐患排查整治,增强劳动密集型企业防御火灾的综合能力,1月22日至2月3日,鹰潭市公安消防支队广泛联合安监、工商、环保等职能部门,深入贵溪、鹰潭高新区开展劳动密集型企业消防安全检查指导工作。通过对各企业消防安全布局,消防基础设施配备,员工对灭火器、消防栓的使用等情况检查,以规范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提高企业对火灾防控的安全系数。
(文/周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