闁谎嗩嚙缂嶏拷  婵炲鍔岄崬锟�   鹰潭久久倾力打造最好的鹰潭房产网、鹰潭人才网、鹰潭招聘网!

[鹰潭]据说鹰潭:201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

发布时间:2015-03-05 22:34:11   作者:鹰潭久久信息  来源:鹰潭在线  浏览:   【】【】【

   今年以来,鹰潭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围绕”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创新添活力”的工作目标,加大支农惠农富农力度,培育特色支柱产业,着力调整生产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农林牧渔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消费水平进一步提高。据全市住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14年鹰潭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350.31元,同比增长11.54%,人均消费支出8478.28元,同比增长11.3%。

  一、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四大项全面增长

  2014年全年,鹰潭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350.31元,同比增加1174.24元,增幅达11.54%。当前农村居民人均家庭总收入从构成来看,可以分为四大部分,即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

  表一:鹰潭市农村居民家庭四大项收入构成情况表

 yt15030401lws.jpg

  2014年,从鹰潭市农村居民收入构成的来源来看,主要表现为:

  (一)工资性收入增长迅猛。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5345.67元,比上年同期增加776.78元,同比增长17.0%。

  (二)经营性收入稳中有升。数据显示,农村居民人均经营性收入4431.42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77.09元,同比增长6.67%。

  (三)财产性收入持续增长。农村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132.42元,比上年同期增加8.62元,同比增长6.97%。

  (四)转移性收入快速增长。农村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1440.8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11.74元,同比增长8.41%。

  yt15030402lws.jpg

  二、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增长特点

  2014年,鹰潭市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8478.28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860.78元,增长11.3%。从消费结构看,八大类消费支出与上年同期相比,呈现“七升一降”的态势;农村居民消费仍以刚性需求为主,其中食品支出所占比重最大,占消费支出的33.74%;其次为衣着,占消费支出的21.27%。

  (一)食品类支出人均2860.49元,同比增加56.46元,同比增长2.01%。在外饮食服务有一定幅度上涨。消费层次的不断提升,饮食结构需求变化,带动了食品支出增长。

   (二)衣着支出人均1803.6元,同比增加387.93元,增长27.4%。衣着价格的上涨和居民消费档次的提升是推动消费增长的双重因素。

  (三)居住支出人均1659.67元,同比增加284.92元,增长20.73%,住房维修及管理类支出的增长是拉动居住支出增长的主因。

  (四)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人均440.04元,同比增加51.7元,增长13.31%,其中家庭日用杂品类支出增幅最快,达28.8%。

  (五)交通和通讯支出人均760.47元,同比增加50.51元,增长7.12%,农村通讯需求的日益高涨源于生活条件的提高和家庭亲情的联系。

  (六) 教育文化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人均533.85元,同比增加32.83元,增长6.55%,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对人才需求的不断提高,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教育类支出增长迅猛。

  (七) 医疗保健支出人均273.2元,同比减少26.39元,下降8.81%,居民对身体健康重视程度逐年上升,表现为医疗支出以预防性支出   为主。

  (八) 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人均149.96元,同比增加22.81元,增长18.38%,美容支出等其他服务的增长带动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的增长,农村居民在生活水平提高后其他需求正在逐年提高。

yt15030403lws.jpg

  三、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效益低粮食扩面增收难度大。由于受农业生产成本攀升、风险增大、农村劳动力工价上涨、农产品价格波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农业比较效益愈显低下,造成大量农民弃粮务工或经商,对粮食扩面增收非常不利。

  (二)财产性收入偏低。从收入结构图上可以看出,农村收入的两大支柱是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都偏低,财产性收入的提高空间巨大。

  (三)农业劳动力素质偏低,现代农业人才缺乏。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推进,高素质的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到二、三产业,造成农村留守劳动力素质偏低,现代农业发展面临劳动者素质偏低、劳动年龄偏大和现代农业人才缺乏等方面的制约。

  四、意见和建议

  (一)继续加大支农投入力度,促进农业长远持续发展。农业是基础产业,农业发展需要获得更多的投入与支持。一是要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在落实好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等多项惠农政策的基础上,加大资金投入,继续提高补贴力度和范围,改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业,提高对农业的保护力度,提高农业生产的收益能力;二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全市农业的转型和升级。应围绕发展现代农业的契机,尽快提升全市农业发展的档次,拓宽农业发展空间,提升农业为农民增收的能力。 (二)完善土地流转;提高征用土地标准;赋予市场主体地位,增加基于土地的财产性收入。在坚持土地公有制及公有产权的性质不变的基础下积极推动土地要素资本产权制度改革,进行产权公有制新的实现形式的探索,大胆推行股份合作制经营模式,建立统一、规范、公平的要素产权交易流转市场,充分发挥土地的增值保值作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稳妥推进“两置换一转化”;扶持发展房东经济;探索改革安置房产权制度,增加房屋的财产性收入。努力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三)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应把加强劳务输出工作与实施回乡创业工程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亲情纽带的“磁场效应”,积极鼓励、动员、引导外出务工人员中具备物质或技术管理条件等创业能力的人员充分利用他们的资金、技术、人才资源回乡创业,促进我市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相关链接:

  【本网】据说鹰潭: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

  【本网】据说鹰潭:CPI涨幅创五年新低 不过居住类价格上涨依然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