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胜地美名扬
旅游胜地美名扬
——庆祝建国六十周年鹰潭发展成就系列报导之四
记者 林卫东
鹰潭市自1983年升格为省辖市以来,历届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地实施政府主导型的“旅游强市”发展战略,大力构建大旅游格局,我市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素质不断提高。
旅游业,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在鹰潭经济社会发展中激发出生气勃勃;旅游业,作为强劲的支柱产业,在鹰潭加速崛起中担当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旅游业,作为惠民的民生产业,在构建和谐鹰潭中大有作为。
现代旅游业是赢得未来的产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引擎,良好的旅游发展环境是引擎的原动力
[数字]
从1990年起,市政府开始举办龙虎山文化活动周和经贸旅游活动周。“十五”期间,我市累计投入近1500万元用于旅游市场开发。今年,投入近2亿元在龙虎山风景名胜区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安排了每年500万元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市政府特批5个事业编,组建市旅游散客接待中心。
[回放]
2008年5月17日,市委书记杨宪萍、市长钟志生深入龙虎山景区,考查新的水陆旅游线路;2009年2月3日,我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华侨饭店召开,市四套班子领导出席会议,确立今年为“旅游发展年”;2009年6月30日,市委书记杨宪萍、市长钟志生到龙虎山景区考查指导新旅游线路建设工作。
[亮点]
自上世纪80年代建市以来,历届市委、市政府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植,坚持不懈数十载,一届接着一届干。进入新世纪,市委、市政府把旅游业列为我市“三项重点工作”之一,本届市委、市政府提出“四大一新”发展战略,经过不断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创建知名旅游品牌,完善旅游设施建设,强力开展宣传促销,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构建大旅游格局,有力地促进了旅游业的超常发展。
我市成立了高规格的我市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市委书记任主任,市长任第一副主任,把旅游产业放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来抓;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一系列扶持大旅游发展的政策措施,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部门支持、全社会参与”的旅游产业发展机制,我市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氛围日益浓厚。
旅游业在凝聚人气、制造财气、赢得名气方面可以发挥更大作用,成为区域经济支柱产业
[数字]
我市最初年接待游客不足6万人次,直接创收仅几十万元。1994年以来,龙虎山旅游接待人次和直接收入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8年,我市共接待国内旅游者79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6.5亿元,与2003年相比分别增长119.4%和326.1%;接待境外旅游者6.9万人次,实现旅游创汇1190万美元,与2003年相比分别增长156.2%和183.3%。我市旅游业直接提供就业岗位1万多个,为相关行业间接提供岗位4万多个。
[回放]
2007年“五一”黄金周,龙虎山主景区仙水岩摩肩接踵,游客摩肩接踵,等候上船的客人排成长龙;2008年“五一”小长假的龙虎山游人如织,景区新扩建的3万平米生态停车场1000多辆车有序停放;饭馆老板、小摊主嬉皮笑脸:营业额比平时翻了几番,旅游给我们带来了滚滚财源。
[亮点]
龙虎山景区在泸溪揽胜游、崖墓探奇游及道教朝圣游三大主导产品基础上,开发上清古镇民俗采风游、天门山生态休闲游、象鼻山地质科考游、仙人城登山健身游、九曲洲农业观光游等旅游产品,大旅游框架已初步拉开,旅游业已逐渐成为我市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取得了良好的旅游经济效益。
同时,旅游业发展带动了交通、商贸、饭店、餐饮、文化、信息、物流、休闲等服务业的发展。截至目前,我市旅行社由2003年底的18家发展到45家;星级宾馆由9家发展到22家,旅游宾馆总数达34家;国家级导游员由97人发展到300余人,地方导游员和景区讲解员由121人发展到700余人;旅游直接从业人员由6000余人发展到1.5万人;组建了一支拥有55部大巴的专业旅游车队。
大旅游须要大思路、大手笔、大投入、大市场作依托,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是要害
[数字]
1993年以来,我市采取多种方式,共投资6.4亿元用于龙虎山景区的开发建设。近年来,引进总投资过16亿元的道文化博览园项目;投入320万元,致力于打造数字化景区;投入2600万元,打造精品新旅游线路;投入近亿元,建设龙虎山游客中心。
[回放]
2007年8月17日,“法国名流龙虎山寻根之旅”,来龙虎山学习道家养生法及道家“易筋经”、“五禽戏”和“六字诀”健身气功;旅游“大篷车”:2006年“感受粤东七市”、2007年“牵手浙东五市”、2008年“走进赣西和湖南”;2008年12月26日,龙虎山景区和江西大道乾坤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大道乾坤景区项目。
[亮点]
我市全力实施品牌战略,加大品牌创建力度,以创建活动为载体立项目、争资金、打基础,赢得了一系列旅游品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和“中国老年人最喜爱的旅游城市”纳入鹰潭城市名片之中。龙虎山在摘得“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4A级旅游区”桂冠的基础上,2007年,又成功摘取“世界地质公园”这一世界级品牌,今年正积极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和创建“国家5A级旅游区”。
龙虎山以“申遗”为契机,进行项目整合,以大项目促进大景区建设,全力实施道文化博览园、游客中心和旅游新线路工程,实现观光游向观光休闲度假游转变,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
品牌效应带来了相对稳定的客源市场。目前,我市旅游客源市场分布越来越广,已逐步由华东地区的浙江、福建、江苏、上海等重点市场,辐射到湖南、安徽、湖北、广东、北京等地。
[记者点评]
经济发展了,生活富余了,加之每周5天工作制、黄金周、带薪休假等制度的实施,旅游这种昔日的“奢侈品”已经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同样,旅游市场的竞争也越发激烈。
从旅游规划,到旅游产品开发;从旅游发展定位,到旅游管理理念;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到旅游市场开拓;从旅游人才培育,到体制机制创新……说不尽道不完的鹰潭旅游。令人感到欣喜的是,鹰潭旅游从没气馁过,从未停滞过,我们在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制造的锐意进取、坚韧不拔、团结协作、乐于奉献、开拓创新、克难攻坚的精神仍激励着我市人民把鹰潭旅游产业做强做大。
我们欣喜地看到,龙虎山景区的游客人数、旅游收入、人均花费等主要经济指标呈逐年增长的良好态势。龙虎山的知名度、美誉度逐年提升,“华夏道都、魅力鹰潭”的城市旅游形象和“华夏道都、人间仙境”的龙虎山旅游形象深入人心。
龙虎山正由华东地区的旅游热点景区全力向国内一流景区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