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山景区数字化建设迈大步
(林明星 首席记者郑睦华) 近日,在龙虎山景区游客中心,记者看到游客们正在触摸着电子荧光屏,翻看龙虎山一个个景点的图片和文字介绍。作为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基础性配套建设项目之一,龙虎山景区早在2008年就开始了数字化建设工作的探究,目前,龙虎山已经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到旅游管理工作中,数字化管理迈开了大步伐。
为了确保数字化建设达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标准,龙虎山景区紧紧扣住旅游发展这一实际须要,突出旅游工作特色,对主要旅游服务项目都施行了数字化管理。2009年,在全力冲刺世界自然遗产申报工作和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之际,景区党委、管委会规划了投资3000余万元的景区数字化建设工程,从2009年至2011年分三期进行,包括监管信息、办公自动化、电子门禁、DLP多媒体展现、智能监视、车载GPS调度、智能全景导游图、LED信息发布、环境监测、电子商务、虚拟旅游、智能停车场管理、森林防火等多个系统。目前,包括电子门禁、智能监视、多媒体展现、LED信息发布、电子商务、电子政务、虚拟旅游等系统在内的一期、二期工程均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数字化工程的全面实施,不仅大大提升了龙虎山景区的品味,而且在领导科学决策、合理调控客流、避免票款流失、保护遗产资源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门票、观光车票实现了电脑系统管理,自动检票、自动统计人数,一改过去那种用手撕副券或者用钳打洞注销的落后方式。龙虎山景区电子商务系统的开通,国内外游客可以经过网上订票、电话订票等方式提前完成订票服务,目前有5%的游客是经过网络在线支付的方式购买景区门票的。龙虎山景区两大监视片区和59个智能视频监视点,可以将景区各个主要景点的游客安全、天气变化、森林防火等情况,在视频监视窗口上一览无余,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可以实时了解各景点在任何时间段内的游客流量,并对车辆、人员等进行合理调配,保证游客的安全以及游览秩序。尤其是在“五一”、“十一”等客流高峰期,龙虎山景区数字化监视系统更是发挥出巨大作用,从根本上解决了游客在景区内拥堵的问题。不仅如此,数字化监视系统还对龙虎山景区220平方公里内的自然资源进行有效监视,有效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很好地保护了景区内珍贵的自然遗产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