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金牌献给妈妈
记者张国旗
“刚刚得到冠军,心情怎么样?”记者问。
第十三届省运会国际式摔跤比赛男子甲组自由式摔跤66公斤级颁奖仪式一结束,记者就跟上该级别的冠军——童贵琳。
他激动地告诉记者:“站在高高的领奖台上,感觉真的很好。”
“最想把金牌献给谁?”
“最想献给我妈妈,她为我们这个家付出了太多。”童贵琳答道。
在随后的攀谈中,童贵琳向记者介绍了他为何从事摔跤这项运动以及他家庭的故事。
童贵琳出生于1993年,他妈妈开了一家理发店,爸爸没有工作,还有个妹妹今年读初三,妈妈就是家里的顶梁柱。
10岁以前,童贵琳的身体一直不太好,用他自己的话说,“瘦得跟麻杆一样,简直是风一吹就倒”。虽然家庭经济不很富裕,但为了孩子的身体,童妈妈毅然坚定支持他到健身房锻炼。
2003年,童贵琳开始进健身房锻炼身体,当时的教练也是位摔跤教练。在一段时间的锻炼后,教练建议他试着接触一下摔跤。于是,童贵琳就开始跟着这位健身教练开始了摔跤生涯,他的身体情况也开始慢慢好转。
2006年,童贵琳开始进入省体校学习,此时他才刚刚13岁。由于年纪小,生活全靠自己,一开始很不习惯,“格外想家,想妈妈”。他说,这种状态持续了将近3个月的时间,但每每想到妈妈为自己付出那么多,他就咬牙坚持着。
由于表现突出,童贵琳于次年被选入省体工队参加专业练习。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下,短短4年时间的练习,童贵琳从一名瘦弱少年变成了一个壮实的摔跤冠军。他告诉记者:“现在身体很棒,一年到头基本不生病。”
据童贵琳介绍,今年他妹妹上初三,明年就要中考了,成绩很不错。他说:“妹妹成绩很好,我也为她自豪,希望她明年能考上重点高中。”
谈到自己现在的生活,童贵琳告诉记者,虽然大多数时间都在练习,基本没有时间回家,但能经常与父母、妹妹通下电话已经感到很满足了。特别是现在网络很发达,周末放假的时候还经常可以和家人视频聊天,感觉特幸福。
据了解,去年全国少儿摔跤锦标赛上,童贵琳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但他还不满足。他告诉记者:“自己现在长大了,应该为家、为妈妈分担一些东西,所以我会更加刻苦地练习,争取更好的成绩献给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