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最优环境维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本报评论员
一场机关效能年活动正在我市开展。它涉及乡镇以上党政机关和有行政管理职能的部门及公共服务单位,以提高项目审批和建设效力为重点,以依法高效、创建最优发展环境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经过活动力求达到:三最目标、四个明显、五个一流。这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保证和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
增强我市广大干部的机遇意识和责任意识,创建最优发展环境,维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完善制度,规范程序,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机关;促进机关作风转变,做到“提速、提质、提效”,是开展机关效能年活动要旨所在。
行政机关的办事效力和服务意识是城市软环境的核心要素,却时常受到民众质疑,一些“机关顽疾”越来越成为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多少年来,人们习惯把“申请行政许可”称为“跑审批”。一个“跑”字,深刻地反应出其间的悲欢离合。“脸难看、门难进”,“跑断腿、磨破嘴”;推诿扯皮,耗时长,花费大;纪律松弛,玩风太盛,政令不畅,这些现象无论是有的地方和单位的个别现象,但严重损害了我市投资环境。广大干部群众纷纷直言效能建设确是一场“及时雨”。
“关口”太多,就可能会成为“吃、拿、卡、要”的腐败程序,也可能成为提高行政办事效力的“拖后腿”程序,因而也就有可能成为败坏党和政府形象的程序、破坏投资环境的程序、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程序。“效能梗阻”直接导致了社会满意度低、投诉率高。不满情绪的蔓延滋生了不和谐因素。这关乎民心向背乃至国运兴衰。
开展机关效能年活动,当前要做的工作很多。要提高审批效力,将审批时间缩短到最低限度。要规范行政执法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集中整治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组织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评选表彰活动过多过滥的问题。要向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开刀,实施行政问责,扎实治理“小鬼难缠”、“吃拿卡要”等现象。要扩大政务公开范围,建立电子监察统一网络平台,逐步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提高行政效力。要重点抓好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三项制度”的落实。要脚踏实地提高机关干部素质和能力,增强执行岗位职责、做好群众工作的本事。
哥伦布说过这样一句话,彼岸就在前方,你的任务就是坚持。机关效能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同时又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建立和完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才华形成整体合力,确保取得实效。机关效能年的目的就在于促使政府部门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是经过细枝末节的小事表现出来的。要从小事从细节抓起,坚持不懈。对活动中碰到的问题,要认真研究,扑下身子,狠抓落实。要做好宣传工作,为机关效能建设制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不断完善效能监察方式,采取明察暗访、受理投诉、专项检察、专项效能监察等方式,提高活动的有效性。效能建设不能只印在纸上、讲在嘴上、挂在墙上,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工作抓细节、创实效,少用形容词和副词,多用量词和数词,要把工作做细、做深、做到位,切实提高机关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