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鹰潭久久倾力打造最好的鹰潭房产网、鹰潭人才网、鹰潭招聘网!

体育事业:夯实基础 促进发展

发布时间:2008-12-16 17:39:53   作者:鹰潭久久信息  来源:鹰潭日报  浏览:   【】【】【
    

朱志辉 记者 邓剑英


    改革开放30年来,鹰潭市体育局始终坚持体育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服务的宗旨,全面认真贯彻《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奥运争光计划纲要》,以促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的协调发展为主导,以落实社会、经济、体育三个效益为主线,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体育改革,致力夯实基础,为体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有效地促进了我市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全民健身树牌子。我市群众体育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特别自1995年国务院颁发《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来,我市坚持以纲要为先导,有组织、有计划地积极引导群众参与科学、文明、健康的体育健身活动,得到广大群众的积极响应和热情支持。出台了《鹰潭市全民健身活动站(点)管理办法》。建立了鹰潭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我市现有体育辅导站(点)35个,社会体育指导员376名,传统体育项目13个,普及推广体育锻炼项目20余个,健身路径25条,城市人口中经常性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40%,晨晚锻炼已逐步成为市民日常生活的一种习惯。3次组队参加江西省全民健身运动会,均取得好成绩。鹰潭市全民健身活动周持续13年受到国家体育总局的表彰。1997年、2001年、2005年鹰潭群众体育工作先后3个周期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全民健身活动成为我市体育工作的一块牌子。


    学校体育抓重点。学校体育作为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结合点及体育工作的重点,得到市体育局、市教育局的高度重视,两局紧密配合,在学校体育工作中认真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广泛推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体育教学已纳入了我市中小学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内容。两局坚持联合组织召开中学生、“苗苗杯”田径运动会,并经过运动会发现和选拔了一批优秀体育苗子,经常联合组织各项学校体育比赛,为学校教学任务的完成和学生身体及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我市现有8个传统项目学校23所,我市学校体育施标面为100%,达标率维持在80.3%以上。我市有青少年体育俱乐部4家,我市主要中小学都是俱乐部团体会员单位,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成立,为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培养青少年体育健身意识和习惯,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选拔奠定了良好基础。


    社会体育谋发展。城市社区体育的悄然兴起,促进了我市协会体育的快步发展。我市6个街道办事处均建立了文体活动室,配备了专兼职文体干事,设置了全民健身路径,社区体育活动日益活跃。我市现有19个单项体育协会、12个行业体协。这些协会组织健全、管理有序、活动经常,在群众体育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老年体协组织健全,队伍宠大,活动经常,是我市体育社团中人数最多、活动最多的一个组织。太极拳、乒乓球、围棋、武术、秧歌、腰鼓、体育舞蹈等协会每年都自行组织1—2次大型活动,成为我市群众体育的排头兵。残疾人体育在鹰潭市协会体育中一直维持着良好的赛绩,先后多次选派残疾人运动员参加国际、全国和全省比赛,共获金牌51枚,银牌44枚,铜牌30枚。农民体协积极开展了“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后有9个乡镇被评为全省体育先进乡镇。月湖区夏埠乡、童家镇持续多年举办具有地方乡土特色的运动会,成为我省为数不多的先进体育乡镇之一。


    竞技体育求提高。群众体育的广泛普及和不断发展,有效地促进了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我市共设田径、举重、跆拳道、摔跤、拳击5个重点练习项目,乒乓球、体操、游泳、网球、羽毛球、武术(套路、散打)6个一般项目,现有在市本级练习学生近300名,在省级练习单位练习人员50余名,有武术、乒乓球、羽毛球、田径、跆拳道等5个项目的十个业余练习网点,在训人数达五百余人。我市共承办了国际、全国、全省、地区级单项比赛8个项目25次,均取得较好成绩,并得到省局和赛会的好评。举办了五届市运会,且是一届比一届规模大、项目多、成绩好,受到市委、市政府和省体育局的肯定。我市裁判员队伍不断壮大,有各项目裁判员954人,其中国家级7人,一级131人、二级551人、三级265人。先后参加了六届省运会,共获金牌108枚、银牌82枚、铜牌73枚,21人47次破38项全省青少年纪录,1998、2002、2006年三届省运会均实现了金牌、奖牌、团体总分“三超”的优异成绩。先后选派了43人次参加全国少年比赛,获金牌25枚、银牌10枚、铜牌12枚。每年自行组织我市性竞技体育比赛4项以上,组团参加省级比赛10项次以上。市教育局、体育局两家联合办体校的成功经验,为我市少儿体校练习教学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促进了竞技体育水平的稳步提高。正在积极筹办江西省第十三届运动会。


       科学练习创佳绩。市少儿体校设有田径、举重、拳击、跆拳道、摔跤5个重点项目,在训二百余人,有教练员14名,其中:高级教练员4人、一级教练员6人、二级教练员4人。在体校建设中,他们始终坚持以机制改革为动力,以严格管理为根本,以科学练习促发展。在管理上,体校施行独立核算和教练员评聘制,按职称分配练习任务,按业绩考、聘教练,施行动态管理。在练习上,严格遵循“三从一大一严”的练习方针,注重科学选才,确定每年5月为选才月。同时,坚持经常对运动员进行生理、生化、机能和素质测试、分析平定,坚持用科学的跟踪测试和体育科研成果指导具体练习,对运动队和运动员施行一队一策、一人一策的练习方法,对重点运动员施行政策倾斜、重点培养。始终坚持以练习促竞赛、以竞赛促成绩的练习管理模式,把每月的练习测试改为月赛,并将比赛成绩同运动员、教练员考核、奖励、运动员伙食标准挂起钩来,有效地调动了运动员、教练员的积极性。在近几年的全省比赛及完成练习达标任务中,显现出稳步发展的势头,每年都超额完成了省局下达的练习任务,举重、跆拳道、拳击均取得了全省比赛团体总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连年均有运动员在全国少年组比赛中创下佳绩。市体校从1987年起,坚持开办体育中专班,现已为各类学校及社会培养体育教师和社会体育骨干200余人。体校发展走出了一条适合鹰潭体校发展的道路,正迈上稳步发展的轨道。


    体育产业迈新步。体育产业作为体育发展的重要保证条件,愈来愈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我市现有各种体育健身场馆633个。其中:标准场地393个,占地面积525087.9平米,非标准场地240个,占地面积86027.27平米。1993年—2004年先后发行7次即开型体育彩票,2000年电脑体育彩票开始销售,我市共设64个销售点,销售收入稳步提高。鹰潭市“十五”、“十一五”重点建设工程和城市建设形象工程,占地400亩的鹰潭市体育中心正在施工建设当中,其中:体育馆已竣工投入使用,体育场已完成了主体工程,游泳(网球)馆正在施工建设。整个工程预计2010年5月前全部竣工投入使用。各县(市、区)的体育场馆也在规划、设计和建设中。体育产业已基本形成,体育市场日趋活跃,体育经营已显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体育宣传造氛围。多年来,我市不断加强体育宣传,制定了《鹰潭市体育局关于加强体育宣传的工作意见》,施行了体育宣传目标责任制、稿件奖励制,积极鼓励和动员我市体育战线的干部职工宣传体育、热爱体育。特别是成立省辖市以来,我市体育宣传有了较大进步,各级体育部门重视和加强与本级新闻媒介的联络与勾通,积极利用各种渠道、各种媒介、各种形式全面宣传体育工作。2000年余江县政府举办的“三面红旗一颗星”长跑活动,在全县掀起了全民健身活动和体育宣传的新高潮,受到了国家体育总局的表彰。市体育局借助江西省体育记者采访团鹰潭行、筹办省运会等有利时机,全方位地进行了体育宣传,得到了上级业务部门的充分肯定和市民的好评,为我市的体育事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有力地促进了我市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特别是2006年我市申办江西省第十三届运动会的成功和近两年的积极筹办,使我市体育工作更加深入人心,更加充盈朝气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