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改革开放30年10件大事评选活动
江西改革开放30年10件大事评选活动进入群众投票阶段
(沈轩楚) 由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西日报社、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江西改革开放30年10件大事评选活动正式推出20件候选大事,接受社会各界投票。
江西改革开放30年10件大事评选活动开展以来,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积极响应。在社会海荐阶段,广大干部群众经过网络和信函的方式踊跃参与推见,共推见各类事件152件。经评选活动组委会办公室整理和专家评审,其中的20件作为江西改革开放30年10件大事评选活动的20件候选大事,本月10日起在省市主要媒体公布,接受群众投票。
欢迎广大干部群众经过网络、短信、语音的方式参与投票。1.网络投票:经过评选活动官方网站在线投票支持,勾选您要支持的事件(最多可选10个),输入验证码点击“投票”即可。2.短信投票:经过江西移动、联通、电信小灵通进行短信投票支持,用户发送A+候选事件编号到1062918810进行投票(例如:001号事件发送A001到1062918810进行投票,免信息费)。3.语音投票:固定电话、电信小灵通用户拨打16868952后按语音提示操作,免信息费。投票时间截至到2008年12月19日。
详情请登录江西文明网(www.jxwmw.cn)。
江西改革开放30年10件大事评选活动的20件候选大事
001、广昌等地率先施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
1979年3月至12月,广昌县、吉安和宜春地区部分农村在全省率先推行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改革。1982年春, 全省农村基本建立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并逐步由种植业向林、牧、副、渔等各业拓展,极大地解放了我省农村生产力。
002、九江港被批准为外贸港口
1980年4月1日,国务院批准九江港为对外贸易港口。1992年,国家确定九江为长江沿岸对外开放城市,南昌享受沿海开放城市有关政策。九江、南昌被确定为对外开放城市,成为当代江西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003、实施山江湖工程
1983年,省委、省政府提出治理山江湖。1990年省政府制定《江西省山江湖开发治理总体规划纲要》。江西人民坚持不懈地实施这项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系统工程,使全省森林覆盖率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31.5%上升到现在的60.05%,维持了鄱阳湖的优良水质。山江湖工程被誉为发展中国家生态建设的典范。
004、全省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转向城市
1984年4月11日,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当前经济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11月上旬,省委召开会议,学习贯彻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经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对以改革工业企业和流通体制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作出部署。由此,改革由农村转向城市,全面改革在我省逐步推开。
005、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
上世纪80年代初,张果喜作为江西民营经济的开拓者,在企业经营中取得成功。1993年,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将紫金山天文台新发现的小行星命名为“张果喜星”。以张果喜为代表的一代民营企业家异军突起,极大地带动了全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目前,非公有制经济在我省经济总量中已占据半壁江山。
006、第一个省级开发区建立
1991年3月,我省第一个省级开发区——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立,1992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开发区,开始了招商引资、扩大开放的新探究。到2006年,全省工业园区已发展到94个,列全国第四位,成为江西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007、邓小平途经鹰潭提出“四个一点”
1992年1月30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邓小平南行途经鹰潭,在接见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时,嘱咐江西干部群众思想更解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放得更开一点,发展更快一点。这一嘱咐,极大地促进了我省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全省进入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阶段。
008、昌九高速公路建成
1992年11月,我省第一条高速公路——昌九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至2008年,全省高速公路总历程达到2200公里,列全国第九位。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拓展了江西的出省通道,加强了全省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009、南昌大学成立
1993年5月4日,经教育部批准,江西大学、江西工业大学合并成立南昌大学。1997年,南昌大学进入国家“211工程”。2002年以来,全省展开高校新园区建设,高等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008年高考录取率达到54.3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民办教育事业同时得到蓬勃发展。
010、江铃、江铜股票发行上市
1993年12月1日,“江铃汽车”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上市,成为江西第一家A股上市公司。1997年,“江西铜业”成功发行H股,成为我国第一家在境外上市的矿业公司。我省资本市场的改革与发展实现历史性突破。
011、京九铁路建成通车
1996年9月1日,京九铁路全线开通运营。江西段占京九线全长的三分之一,南昌是惟一途经的省会城市。京九铁路的建成,优化了全省生产力布局,提升了我省的区位优势,进一步推动了革命老区扶贫开发建设。
012、庐山、三清山进入世界遗产名录
1996年,庐山作为“世界文化景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是我国列入“世界遗产”中的惟一文化景观。2008年,三清山作为世界自然遗产,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庐山、三清山相继进入世界遗产名录,扩大了我省文化与自然遗产在世界文明中的影响,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013、邱娥国被授予全国英模称号
1997年1月,中组部、公安部授予邱娥国“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公安战线一级英模”光荣称号。邱娥国、武警井冈山消防中队、“袁振海班组”等一批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先进典型,成为激励我省广大干部群众立足本职岗位、献身改革开放事业的巨大动力。
014、九八抗洪抢险斗争取得胜利
1998年夏,江西发生历史罕见的特大洪灾,九江长江大堤出现重大险情,全省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和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的大力支持下,团结奋战,取得抗洪抢险的伟大胜利。在灾后重建中,有效实施了退田还湖、移民建镇工程。2008年初,全省人民再次取得了抗击冰雪灾害的胜利。在抗击自然灾害的斗争中形成的伟大精神,是井冈山精神在新时代的继承与弘扬。
015、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新的发展战略
2001年12月,中共江西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大会提出坚持以加快工业化为核心,以大开放为主战略的发展思路,号召全省人民为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而努力奋斗。江西进入新世纪以来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
016、开展解放思想主题教育活动
2001年以来,我省持续8年开展解放思想主题教育活动,有力地推动了我省干部群众的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激发了全省人民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信心与热情,形成了齐心协力、富民兴赣的强大合力。
017、推行林权制度改革
2004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开展以“明晰产权、减轻税费、放活经营、规范流转”为主要内容的林权制度改革。我省林权制度改革经验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肯定,并在全国推广。
018、民生工程率先实现“四个全覆盖”
2007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民生工程。两年来,投入资金150亿元,实施包括就业、医疗、教育、住房、扶贫、养老、低保、人民生产生活等8个方面110多项工程项目,实现城乡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证全覆盖,城乡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全覆盖,城乡义务教育免学杂费和贫困生资助政策全覆盖,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全覆盖。
019、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重大决策
2008年3月8日,在全国“两会”期间,省委、省政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向国内外新闻媒体宣布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战略。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我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举措,是探究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一条新路。
020、中国红歌会在人民大会堂成功举行
2008年11月26日,“中国红歌会”在人民大会堂成功举行。“中国红歌会”自2006年以来持续举办三届,共有13万多人次报名参加,电视观众超过2亿,红歌唱响大江南北。中央领导同志观后指出,江西是红歌的源头,江西带了一个好头。红歌会高扬主旋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详情请登录江西文明网(www.jxwm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