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义务教育经费促进教育均衡公平
罗才祥 记者 徐卫华
“学有所教”,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一项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是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之一。
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人人都能上学,个个都能享受公平教育,是多少人的梦想。实现鹰潭经济社会超常发展,须要教育的支撑;实现鹰潭城乡社会和谐发展,不能忽视教育的公平。2007年春季开始,我市在城乡公办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全面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证机制改革:落实“两免一补”优惠政策,建立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完善“以县为主”的中小学教师工资保证机制,健全资助贫困学生就学制度……“教育公平”的梦想正一步步变成现实。
【民生亮点】 贵溪市泗沥镇谢源村杨永辉家里有两个孩子上学,以往每个学期要五六百元的学费、书费,对他这样的普通农民家庭来说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如今,因为政府的“两免一补”政策,他的两个孩子再也不用交学杂费了。杨永辉告诉记者,他用小孩上学省下来的钱,买良种、购化肥,生活轻松多了。据统计,2007年全年,我市共免除公办义务教育阶段281707名学生杂费2754.8万元,为54651名中小学生免费提供了227.9万元的教科书,为14030名贫困家庭学生补助了寄宿生米饭钱216.6万元。
农村娃正在愉快地学习。
余江县锦江九亭小学原来校园面积小,教学楼、教师办公房陈旧,围墙破烂,校园内是“晴天一团灰、雨天一窟泥”。今年该校实施危房改造工程,征地6.8亩,争取希望小学工程建设资金25万元,县财政配套20万元,新建1栋2层教学楼,面积达668平米,并新建了厕所、校门、围墙、饮水设施等,学校还对校园进行了整体硬化、绿化、亮化。据统计,今年,我市共完成2.5万平米危房改造任务,总投资1077.02万元,建成4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在10所学校实施了“新农村卫生校园建设工程”;一次性改造农村中小学课桌椅87844单人套,维修17035单人套;新建学校学生厕所93座,面积达5474平米;新建学校饮水设施143个。
孩子们正在浏览图书。
余江县洪湖乡路底姜黄教学点教师官山现在可以专心教书育人了。“每月新增200多元农村教师岗位津贴,加上基本工资和原有补贴,每月有1500多元”,官山说,“现在,我的收入跟我那些在城里小学当教师的同学少不了多少,很知足”。中小学教师工资保证机制的建立,让我市所有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偏远农村教师工资有了保证,没有了后顾之忧。
龙虎山中学初一(1)班的蔡金铭家庭条件不好,父亲已故,兄弟姐妹三人读书,仅靠母亲种田养家糊口。今年,他获得500元资助,这样的资助将一直延续到他念完初中、上高中、读完大学。为切实保证适龄少年儿童接受和完成义务教育,避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今年以来,我市进一步健全资助贫困学生就学制度,“鹰潭市中小学贫困生救助基金”、“鹰潭市中小学贫困生网站”、“希望工程”、“春蕾计划”等为救助中小学贫困生搭建了重要平台。
【百姓期盼】家住月湖区童家镇大桥村的朱鹤霖,父母体弱多病,家庭无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原来就读于鹰潭一中,几次因缴不起学费差点辍学,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得以完成学业,并以优异成绩考取大学。朱鹤霖希望,免费义务教育政策更多地向贫困家庭倾斜,让更多的寒门学子感受社会的温暖。
贵溪市罗河明德希望小学由原罗河中心小学改建更名而成,原先地处偏僻、校舍简单,2005年,由台湾台塑集团捐资40万元,总投资200万元兴建,建有微机室、远程教育室、舞蹈练功房等功能室,成为一所环境优美、设备齐全的规范化学校。校长刘建华说,希望政府和社会各界加大校舍维修力度,使更多的农村学校教学条件得到改善。
余江县锦江九亭小学教师刘建中说:“工资得到保证后,教师流失的情况得到遏制,希望政府继续改善农村教学条件,同时给以农村教师特别是偏远山区教师适当的补贴,用政策留住和吸引教师来农村工作。”
春涛乡朱凤村毛自强家境贫寒,今年高考被齐齐哈尔大学录取,在我市“希望工程”资助下,如愿上了大学。毛自强希望政府和社会各界给以贫困生的更多关爱和资助,帮助他们完成学业。
【政府声音】市教育局局长张方林说,保证义务教育经费,促进教育均衡公平是改善民生的一件大实事、大好事。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2007年春季开始,我市在城乡公办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全面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证机制改革:落实“两免一补”优惠政策,建立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完善“以县为主”的中小学教师工资保证机制,健全资助贫困学生就学制度……教育民生工程亮点频现。
张方林表示,今后,我市将深入推进义务教育经费保证机制改革。一是要认真负责地落实好免除义务教育学生学杂费工作,做到“一个不能少、不能有死角,不让农民为孩子交不上学杂费着急,不让校长为缺乏办公经费着急”。二是要根据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在校生人数和校舍生均面积、使用年限、单位造价等因素,分县(市、区)核定校舍维修改造所需资金。市、县(市、区)用于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的配套资金筹措办法:市本级财政每年将安排资金200万元,贵溪市、余江县、月湖区财政每年不得低于100万元,龙虎山景区、鹰潭工业园区每年要根据校舍危房改造面积安排相应的配套资金。三是要确保中小学教师工资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项目和标准按时足额发放,并按省统一规定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政策性津贴、补贴标准,将中小学教师工资和政策性津贴、补贴全额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并不低于当地公务员水平。同时,将加快教师养老、医疗、失业保险等社会保证制度改革,不断改善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四是要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资助贫困学生就学体系,不但要保证每一位孩子完成义务教育,而且在保证贫困生享受高等教育方面也要有新的突破,今后,我市将实施普通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加大财政投入,扩大受助学生的比例,提高资助水平,从制度上基本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上学问题。
“十一五”期末,我市将建立起“责任明确、经费共担、保证有力、管理有序”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证新机制,义务教育经费将得到更为有力的保证,教育公平的梦想将得到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