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潭职业技术学院:起跳前的深呼吸
潘晔 记者 徐卫华
校园文化丰富多彩,师资队伍日渐强大,综合楼、科技楼、艺术楼、教学楼、实验楼群楼林立,多媒体教室、网络实验室、宽带网、实训基地……这就是今日的鹰潭职业技术学院,为学子们营造出的一个快乐求学、驰骋未来的空间。
鹰潭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不到4年,便形成了以发展职业教育为主,稳定师范教育为辅,大、中专办学层次并存,涵盖成人学历教育、师资培训教育等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开放型办学格局。校园面积也由300亩增加到530 余亩,校舍建筑面积由7万平米增加到12.5万平米,全日制在校生由1000余人增加到4400余人,生源覆盖全国 19 个省、市、自治区。“十一五”期间,学院将力争逐步实现由职业技术学院向综合型专科院校过渡、再向综合型本科院校迈进的“三级跳”。
在谋求跨越式发展的道路上,学院上下坚持不事张扬,埋头苦干,因为在他们的办学理念里,谋求学院跨越式发展就好比跳高运动,运动员每次起跳前的深呼吸,都是冲击新高度前的力量积蓄。
在这种理念指导下,学院人才工作和教学教研工作硕果累累。学院不断致力于中层队伍建设和班主任队伍建设,每年都拿出部分中层干部职位和班主任职位面向全校教师竞争上岗,2005年底,又专门拿出了5个正科级岗位面向全校公开竞聘;每年安排30多万元用于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重点的教师进修培训、国内访学和学位攻读。目前,学院有教授6人 ? 副高职称79人,外籍教师3人,硕士研究生34 人(另有33人在职或脱产读研),双师型教师45人。近年来,优秀教师和拔尖人才锋芒毕露,先后有6人获全国优秀教师曾宪梓教育基金奖、“ 全国艺术教育先进个人 ”等国家级荣誉,1人获评省级高校教学名师、5人获评省级中青年骨干教师。教研成果喜人,几年来,学院教师共出版专著20 部,发表论文200 余篇,省级以上课题立项60 多项。
在这种理念指导下, 学院办学条件越来越优越。学院拥有目前江西省一流的天文台和生物标本室,鹰潭市最大和装备最先进的数字图书馆,拥有快速、便利的校园网络系统;配有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电子数码钢琴室及数控机床、计算机网络、制冷制热、电子电工、家用电器等 20 多个专业实验室;建有教学楼、科技楼、综合楼、艺术楼、培训楼、风雨球场等教学科研场馆和标准化的学生公寓、健身房。今年9月,东校区建设将全面完工,届时,学院办学条件将进一步提升。
在这种理念指导下,学院扬优办学和特色办学成效卓著。学院以就业为导向,大力进行学科专业调整,已建成旅游管理、机电一体化等一批就业前景看好的重点、特色专业,并在北京、上海、广州、宁波等地建立了10多个就业基地,实训基地20多个。同时,经有关部门批准,学院设有全国计算机高新技术考试站、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点、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点、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点、江西省直辖的职业技能鉴定所,为学生锻炼职业技能、谋求就业方法制造了良好的条件。 2005年,学院中专和大专招生人数均实现翻番;师范类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70% ,高职类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95%。
在这种理念指导下,学院积极谋划升本工作。外求真经,请进来,省高职高专评估专家、南昌工程学院高教所所长王锋教授,省人大科教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周绍森,省教育厅副厅长洪三国等专家先后应邀为学院做大做强高职高专教育现场“把脉”、建言献策。更新观念,走出去,为积累发展本科教育经验,学院先后组织60余人次到省内外部分高校挂职锻炼、考查学习;为筹措高校发展资金,学院领导多方奔走,目前,一外国政府贷款项目已基本确定,制约学院发展的资金难题将得到解决。
今年2月21日,江西师大校长游海代表江西师大与鹰潭职业技术学院达成扩大联合办学规模等多项共识。这些共识,为鹰潭职业技术学院实现跨越式发展再添信心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