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杨梅孕育“克海”希望
一簇簇杨梅树整齐划一、一个个青青的杨梅挂满枝头……4月11日,记者来到余江县锦江镇灌田村虎山,走进了江西碧海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杨梅种植基地,杨梅青翠欲滴,显得格外惹人眼。
碧海公司总经理洪克海看着杨梅就“笑在脸上,喜上心头”,六年的辛勤与汗水终于有了结果,那是他全部的“希望”。
洪克海创业看点
1986年退伍后,洪克海被分配到铁路部门工作。
十多年间,洪克海开过加工企业,承包过工地,积攒了雄厚的资产,事业越来越顺。
1999年10月,在虎山,洪克海按30年承包期承包了村里750亩荒山。
2000年,洪克海投资80余万元从浙江黄岩引进种植东魁杨梅树苗。
2003年初,灌田村全体党员投票选举村支书,洪克海以全票当选。
2004年5月,为了验证东魁杨梅的实际经济效益,碧海公司对其中400余株杨梅进行了试挂果,并于6月9日举办了首届“碧海杨梅节”,周围十里八乡的农民们纷纷来到杨梅基地,免费品尝,一睹为快。
2005年,碧海公司杨梅开始小面积挂果,杨梅产量1万多公斤。今年,第一批开发的300余亩7000余株杨梅正式进入挂果期。
引种东魁杨梅走出江西第一步
今年42岁的洪克海在福建当过兵,1986年退伍后,被分配到铁路部门工作。然而,洪克海并不安于现状,主动辞职开始了四出闯荡的生涯,十多年间,他开过加工企业,承包过工地,积攒了雄厚的资产,事业越来越顺,很多人都说:“他坐在家里什么都不做,生活也不会有任何的后顾之忧。”即使在今天,洪克海都说:“当时,我自己都以为就这样顺顺当当地做下去,不会再干别的事了。”
1999年是洪克海事业的一个转折点,那年,鹰潭市大力扶持果业开发,绿色产业前景诱人。在商家窜荡多年的洪克海从中看到了希望,于是他产生了承包荒山种果树的念头。有了这念头,他就想到了自己的家乡灌田村,地处偏僻的灌田村,村民除了种田就没有了其它任何产业,很多村民外出打工,村民收入“年年前进一小步”。为了自己的事业,也为了回报父老乡亲,1999年10月,在虎山,他按30年承包期承包了村里750亩荒山。那时的虎山,还是一片长满了灌木丛的荒山坡。
平整荒山的时候,洪克海还没有想好种什么果树。纵观当时鹰潭的果业,各地发展都迅速,但在品种选择上,却都是围绕桃、桔、梨、柚等少数几个品种,果树品种重复引种,各地之间竞争激烈,果业开发成功的多,失败的也多。
选种东魁杨梅来自一次偶然。2000年春节,一位浙江籍战友来看望洪克海,得知洪克海要办果园,便向他极力推荐东魁杨梅。东魁杨梅是浙江省于1998年选育出来的巨型杨梅新品种,在江西种植还是空白。毫无疑问,引种东魁杨梅具有很大的风险,没有人能够提供技术支持,我市一些农业技术人员甚至还认为:江西的气候不宜种植东魁杨梅。但是,当洪克海在认真考察了东魁杨梅后,他认准了就种东魁杨梅。认准了的事就要干到底。2000年,洪克海投资80余万元从浙江黄岩引进种植东魁杨梅树苗。
面对一个个困难他从来不敢言退
从事一项新产业,总会遇到各种困难,这样的体验,洪克海说,他以前就有过。但是,创办杨梅基地,所遇到的困难,让洪克海始料不及。面对困难,洪克海不敢轻易言退。
2000年,洪克海引种了第一批杨梅,由于没有技术,杨梅发生死亡,死亡率达到了8%以上,就在洪克海为果苗大批死亡而焦头烂额的时候,存活的杨梅树苗又开始大量发病,不管用什么药治都不见效。直到今天,想起当初种植东魁杨梅所遇到的技术难题,洪克海还心有余悸,“这些病差点让我的树苗全军覆没”。技术不到位,让洪克海损失惨重,他把求助信发到了浙江大学,并且聘请浙江大学黄寿波教授提供理论技术指导,与此同时,他还以全程报销往返车费、日薪100元及销售额8%分成的高薪为代价,找到了有着23年杨梅种植经验的浙江林梅农民杨小坚,对基地杨梅进行实地指导。有了技术指导,洪克海心里踏实了很多,如今引种果苗,洪克海敢保证说,“存活率要达到98%以上”。
与技术困难相比,资金瓶颈问题也一直在困绕着洪克海。为了杨梅基地,洪克海将10余年间所有积蓄全部投入进去,但杨梅种植对资金的需求像个“永远也喂不饱的孩子。”百万元资金的投入,杨梅基地才有了一点绿色,而肥、药及各种工资等,哪一样都得跟上,为此,洪克海向亲朋好友借了个遍。洪克海说:在过去的六年多时间里,杨梅基地没有任何收入,在关键时刻,市、县、镇各级领导给了他很大的帮助。
如今,六年过去了,六年的呕心沥血,洪克海不敢有丝毫的松懈。六年间,走过坎坷,洪克海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了,村民谈起洪克海,说他与六年前相比判若两人。的确,站在我们面前的洪克海又黑又瘦,衣着朴素。
公司加农户带着百姓致富遇到各种
洪克海在承包荒山进行创业的同时,也在想方设法帮助乡亲们开荒种杨梅,实行“公司加农户”,并承诺由碧海公司全程进行免费技术支持。
“许诺一句话,践诺千日行。”虽说碧海杨梅基地杨梅长势喜人,但村民想看到的却是实实在在的果实及由此带来的经济收入。2004年5月,为了验证东魁杨梅的实际经济效益,碧海公司对其中400余株杨梅进行了试挂果,并于6月9日举办了首届“碧海杨梅节”,周围十里八乡的农民们纷纷来到杨梅基地,免费品尝,一睹为快。其结果村民们都看到了,初挂果的东魁杨梅个大、色红、味纯,单株结果约24.5公斤,单果重约平均21个/1000克,不作任何宣传,放在鹰潭市百分百超市的东魁杨梅单价为16元/公斤。2005年,碧海公司杨梅开始小面积挂果,杨梅产量1万多公斤。今年,第一批开发的300余亩7000余株杨梅正式进入挂果期。
事实胜于雄辩。灌田村农民对种植杨梅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2004年,由碧海公司免费提供技术支持,在经过连片统一规划后,灌田村143户农民,家家户户开发荒山种杨梅,当年就新增杨梅种植面积1300多亩。锦江镇政府因势利导,对灌田村农民种植杨梅给予大力支持。2004年,该镇贴息贷款30万元,支持农民买果苗;2005年年初,该镇又出资2万元,给村民补种树苗,3.95元/株的杨梅树苗,农民们只需出1.1元/株,其余差价由镇政府出资。村民洪克宝一口气种了22亩杨梅,他一边为树苗除草一边对记者说:“以前有点不放心,现在就不一样了,镇里出钱买树苗,碧海公司给予技术指导,我自己只要出点劳力就行了,这样的好事,为什么不做?” 今年,灌田村杨梅种植总面积达3100余亩,6年时间增长了5倍,其中碧海公司杨梅种植面积1100多亩。对于杨梅生产的前景,村里的干部群众都充满了信心,年近花甲的洪民金种了5亩杨梅,他说:“有了杨梅,老俩口今后的日子就好过了!”
东魁杨梅让洪克海与灌田村民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2003年初,灌田村全体党员投票选举村支书,洪克海以全票当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