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潭工业园区着力开创新局面
彭灵有 江海 记者 郑睦华
近日,市工业园区正式被省政府批准设立为省级开发区,并更名为江西鹰潭工业园区。这标志着园区发展提升到新的档次和水平。
该园区成立三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园区管委会创新思路,大胆实践,走出了一条“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多元投入、上下联动”的新路子,几年来,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财政收入不断增长,实现三年三大变化。
从“不事张扬,埋头苦干”到“真抓实干”,园区对外形象逐步提升
“您好,这里是鹰潭工业园区,客商满意是我们最大的追求。”客商拨打园区工作人员手机时,都能听到这样一句亲切的问候。一进入园区,扑面迎来的是 “鹰潭工业园区欢迎您”、“与园区企业共成长”几块巨大醒目的户外广告牌。另外,统一制作的精美投资指南、宣传邮册,精心印制的物品袋、纸杯,突出宣传鹰潭“浙商2005最佳投资城市”品牌形象,所有这些都是该园区2005年以来整合内部资源,树立统一对外品牌,加大宣传力度的重要举措。
于是,该园区以一种全新的形象出现在客商和大众面前。园区领导带队参加各种招商活动,园区招商小分队外出招商时更是广泛地推介园区。近一年来,园区的名字越来越响,对外知名度不断提升,来园区参观考察的客商也不断增多,仅今年一季度就接待客商50多批次300余人。
从“初步形成路网”到优化“投资环境”,外部环境实现大变化
园区谋求发展的动作没有只停留在对外形象的变化上。
基础设施的完善。一方面“四纵四横”规划的8条主干道基本建成后,继续推进次级干道建设,重点是抓好新规划重点项目(如梦娜袜业、诚志科技等)以及商业开发用地的场地、道路建设,有步骤、有计划完成规划路网,进一步拉开园区发展框架,拓展发展空间。目前园区已建道路14公里,在建道路3公里。另一方面园区的不断发展,企业项目的不断入园,逐渐凸显园区电力和水资源供应的不足。该园区深入调查,科学规划三年内用电需求,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成立了工业园区供电分公司,初步完成园区10KV “工”字型线路、鹰中110KV输电线迁移改造工程。建设40#路、工业五路供水主管道工程,完善供水管网。打造电网、完善供水管道,进一步整合了园区功能。今年,110KV鹰余输电线路迁移改造将完工,110KV变电站等配套设施也即将建设。
服务环境的变化。陆续建立和完善了企业协调联络员制度、企业服务联系卡制度、首问负责制以及企业安静生产日制度。今年,该园区还成立了劳动保障服务中心,把强化劳动就业服务、确保满足企业用工需求作为安商服务工作重点;重视“安商亲商服务年”的引导效应,推行园区领导挂点联系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制度,实行部门专人负责和全过程服务,每周联系一次客商,每半月走访一次客商,每季邀请客商聚会座谈一次,解决企业建设和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围绕“重点项目建设年”,营造良好建设环境,集中整治周边环境,对强买强卖、无理阻工、偷窃盗窃等不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为项目建设提供一个平安和谐的环境。
在今年全市“安商亲商服务年”以及近两年市政府赋予园区一系列优惠政策,并在园区设立土管分局、地税分局、供电分公司、国税科、消防科、派出所等,将职能下放到园区的有利时机下,园区进一步优化了发展环境,增强了园区的综合竞争力和凝聚力。
从实现“初见成效”到确保“重点项目建设年”成效显著,工业经济奏响最强音
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2006年为该园区“重点项目建设年”。围绕十大重点项目建设:晨宇铝业铝板、铝带、铝箔项目;梦娜袜业棉纱袜项目;江铜集团银铜合金项目;诚志科技稳定同位素项目;海燕实业铜杆、铜带、镀锡丝项目;森泰药业维生素B6项目;中旺集团方便食品项目;晟通公司钢管项目;三川集团水泵项目;东源实业炭化木材项目。该园区抢抓机遇,把握大局,突出重点,以“重点项目建设年”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集中全力在大项目建设、骨干企业培植和特色产业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带动和促进其他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迅速壮大园区经济总量,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和经济跨越式发展。
与往年相比,今年该园区的重点项目实现了“提档升级”。一是项目数量和质量都有了较大提高。无论是投资强度、科技含量还是发展前景,都比往年项目的质量高。二是龙头大项目的支撑作用明显。晨宇铝业等多数项目投资过亿元,投产后经济社会效益良好,对工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三是项目的产业集中度较高。主要集中在有色金属加工,主要是铜加工和高科技医药化工产业。
目前该园区重点项目进展比较顺利。中旺集团方便食品项目3月份开工,正在施工厂房桩基;梦娜袜业棉纱袜项目新租赁两栋厂房,新招聘员工1000余人;诚志科技稳定同位素项目已于3月份开工建设;晨宇铝业、晟通公司钢管项目厂房基本完工,正在安装设备;海燕实业铜杆项目、森泰药业维生素B6项目、三川集团水泵项目等都在建设新的厂房。全部项目投产后,预计全年园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亿元,比上年翻一番;工业总产值26亿元,比上年翻两番;完成财政总收入4010万元,有望突破5000万元,同比增长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