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潭]始终与学生在一起
他是一根蜡烛,点燃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他是一只春蚕,牺牲了自己,结出了靓丝;他是一位园丁,辛苦了自己,培育了花朵。他就是鹰潭市建市30周年“十大优秀教师”之一、全国模范教师、鹰潭市第二中学第二支部书记——熊新军。
在义务辅导中加强学生的学习
为了帮助学生们提高学习成绩,熊新军每天在早自习前、放学后等时间经常给学生辅导功课,使得学生第一时间就能解决难题。“不管是课前、课中、课后,都能看到熊老师的影子,有时在教室背后,有时在窗户上凝望。”熊新军的学生对记者说道。为了方便辅导学生,熊新军总是要求自己的办公室就在自己所在班级的旁边,这样,他就能近距离观察到自己的学生。
从事教育工作19年来,每到上课的时候,熊新军总是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校,从不迟到、早退,坚持每一节课都认真对待,善始善终,不应付,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在他的带领下,他所带的班级每一届都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作为班主任,他自己也记不清多少次到学生家访问,多少次解囊相助贫困生,用自己一颗爱心圆了多少学子的七彩梦;记不清多少次为生病的学生买药,多少次为学生送去一份温暖和关爱;更不知多少次为学生义务补课,多少次和学生促膝谈心,用自己的一双手、一份爱心将学生培育。他的班级实行全员参与管理,班级整体的力量得到凸现,个体的积极性和素质才能得到提高;他确定学生在班集体中的地位、权利和义务,唤起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他的班集体成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尝试成功的精神乐园。
他的倾心付出,结出了累累硕果:他所带的班级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每一届每一年度都被评为优秀班级和文明班级;凡是演讲、写作、歌咏等各种级别的各项比赛,他的班级总能获得最高奖项。
在细节中体会到暖暖的师生情
熊新军对他班上每一个学生的生日都记得清清楚楚,当他的学生过生日的时候,他总会送给学生一张贺卡或发一条温馨的信息。“于细微处见真情”,就这样一个细节,使无数学生深受感动。
熊新军说:“当我弯下腰去捡地下的垃圾时,学生们都会看看自己的座位附近,都会把地上的垃圾拾起;当我头一天放学后关掉电灯和电扇开关,第二天放学时总有学生在我之前关掉它们;当我从讲台走到教室后面,把粉笔头扔到纸篓里后,再也难得看见学生把纸片当作飞镖,从座位上投向纸篓;当我用抹布抹过讲桌,以后经常看到讲桌被抹得干干净净;当我升旗时抬头挺胸、庄严肃穆,很少看到学生挠头抓耳、歪东斜西……”
作为班主任的他经常会注意:女生爱美的是否多了?男生爱闹的是否多了?抄袭作业的是否多了?学生间注重男女交往的是否多了……这些现象对于某些班主任来说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对于他来说,这些现象的变化常常会引起他的深思并付诸实施:
学生大了爱美是自然现象,但他注意疏导学生间“早恋”现象的发生,并且善于勤观察、勤询问,勤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将“早恋”现象消灭在萌芽状态;学生爱闹也是正常的,但他注意防范,“闹玩”可能引起打架及安全事故的发生。班上棱角很多,一旦学生闹玩碰到棱角,那将引起不良后果,因此他课间经常下班,让学生感到班主任的存在,使学生不至于在教室调皮捣乱。
在平等中感受人格魅力
熊新军说:“我从来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我也会平等地对待自己的每一个学生。”由于班上学生多,因此排座位的时候难免有前有后,但熊新军绝不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来排座位,只要是学生想学习的,他都会给机会,甚至有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提出来要坐在前面监督自己学习、有些调皮的学生要一个人坐以约束自己,熊新军都会答应他们,给他们机会,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去调整学习状态。
在他那里,学生们得到的是如母的慈爱,如父的严厉, 如友的交心。他非常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培养他们学会做人,做一个有礼貌、会学习、 善合作、能宽容的人。为此,他始终做到率先垂范,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品德知识修养,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因此他对自己提出了高标准要求,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他自己首先做到,而且要比学生做得更好。他常说:“我从不瞧不起自己的学生,更不能以学习成绩的好坏去鉴定学生的将来,只要学生做一个好人、会做人,将来也是国家的有用之才。”
熊新军在教学上还是个“多面手”,一专多能。他不仅辅导学生的语文,更会辅导学生弱的课目:数学不行,他就讲数学;英语不行,他就抓英语……因此,他班上各门学科是齐头并进全面开花。学生家长都说,从来没有遇到这么认真负责的老师。
“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熊新军用这幅对联践行着自己的教学理想。多年来,他多次获得“优秀班主任”、“师德师风标兵”、“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日前,他又获得鹰潭市建市30周年“十大优秀教师”荣誉称号。他所带的班级年年语文单科成绩全市第一,每届中考各科全市第一;他所教的学生在各种竞赛中,都获得了全市最佳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