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鹰潭久久倾力打造最好的鹰潭房产网、鹰潭人才网、鹰潭招聘网!

[鹰潭]鹰潭市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情况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发布时间:2014-10-01 09:52:54   作者:鹰潭久久信息  来源:鹰潭在线  浏览:   【】【】【

  鹰潭日报记者: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是一个永恒的课题,请问杨书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贵溪市在干部作风建设方面出台了哪些举措?

  答:一个地方的发展,归根结底在于干部,在于干部作风。在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市坚持标本兼治,针对干部作风问题,重点采取了2个方面措施。

  一是突出三个强化。强化违反工作纪律行为督查。对各单位部门开展了明察暗访,针对干部 “走读”、吃空饷、赌博以及“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问题进行了专项整治,发现问题线索13个,查实问题9个,党纪政纪处分9个,清理出“吃空饷”人员60人。强化公车管理。进一步加强公务用车的监督和管理,对全市公车进行统一标识,严格实行节假日统一停放,有效杜绝公车私用现象。强化公款吃喝治理。出台《开展公款吃喝问题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建立三公经费使用监督平台,将全市所有单位财务收支纳入平台管理,严格控减公务开支。

  二是突出三个建立。建立违反中央八项规定问责机制。实行一岗双责、一案双究,对违反“八项规定”精神和干部作风行为准则的单位分管领导、主要领导进行问责,形成干部作风建设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建立作风建设常态化督查机制。坚持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动态督查相结合,七个纪工委每周轮流对各单位机关效能进行督查,形成监督检查常态化。建立“软环境”监测机制。聘请了270多名工商企业负责人、两代表一委员、群众代表,作为全市优化发展环境监测员,每月对窗口单位开展行风评议,做到一月一通报,一月一排位。

  正如这位记者刚才说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作风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顽固性,我们将继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努力为全市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提供坚强保障。谢谢!

  鹰潭广播电台:现在老年人越来越多,月湖区今年以来已经建了一些高标准社区居家养老中心,深受社区居民群众欢迎,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请问月湖区在进一步推广社区居家养老中心方面有什么打算举措?

  答:尊老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保障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让他们安享晚年,不仅是家庭和社会的责任,也是党和政府改善民生的重要职责。月湖区总人口17.92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2.52万人,占14.06%,已超过公认标准10%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事业是大势所趋。

  今年以来,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区委、区政府出台相关工作方案,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充分整合辖区资源,筹集近100万资金,高标准建设了化工厂、公园、百佳城等3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填补了鹰潭城区没有居家养老机构的空白。每个中心都有娱乐、助餐、保健、图书阅览、亲情聊天等功能,深受居民群众的欢迎。我们计划今年底前建成6个服务中心,3-5年内实现城市社区居家养老全覆盖。具体做好以下方面:

  一是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纳入社区建设统一规划。对新建住宅小区,要求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对老城居住区无养老服务设施的,积极争取辖区闲置房舍,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对现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年正常开放260天以上的,区财政每年给予1万元运营补助。

  二是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坚持“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服务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补充”,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购买服务”等模式,将居家养老服务交由市场和社会组织运营管理。鼓励个人举办家庭化、小型化养老机构,为老年人就近就便提供集中托养服务。

  三是医养融合、注重保健。坚持医疗机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家庭三方互动,实施定期巡诊、检查等,建立老人健康档案,为老人提供医疗康复护理服务。

  四是结对帮扶、健全制度。构建覆盖全区的志愿服务体系,在社区建立志愿服务工作站,组织3000余名财政供养人员率先加入志愿者队伍,并积极引导全社会人员加入志愿者队伍当中,进入所在辖区,以空巢老人、80岁以上困难人员为主要对象,开展结对帮扶活动。
五是建立平台、便捷服务。利用信息平台,实行网格化管理,开设12349为老服务热线,开通“一键通”紧急呼叫服务网络,为老人提供更加便捷的居家养老服务,使我们的老年朋友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真正实现 “智慧社区、幸福家园”的美好愿景。

  新法制报记者当前中央部署的农村土地确权工作是一项涉及农村家家户户的工作,难度较大,请问余江县在该项工作上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什么成效?下一步,如何以农村土地确权为契机,破解土地流转难题,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首先,感谢你对我县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的关注,土地确权是农村热点问题也是难点问题。目前,我县土地确权工作进度快,成效明显,所有乡(镇、场)月底基本完成了勾图指界工作,10月份将基本完成公示和颁证工作。土地确权工作中的一些特色做法,得到农业部和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7月份以来,先后有一个省、3个地市、20多个县(市、区)前来我县考察交流。我县的主要措施有四个:
一是高度重视。我县把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县、乡、村三级书记抓确权,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套班子齐上阵,县、乡、村、组、群众五个层面共努力。建立了督查指导机制,实行县领导包乡、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包户制度。二是充分依靠群众。把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作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坚持农民的事靠农民自己来办。以村、组为实施主体,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由农民自己制定村小组确权工作方案,把“要农民确权”变成“农民要确权”。三是坚持质量优先。在确保进度的前提下,为保证了工作质量,采取特事特办、先行先办的方法,精心选择测绘公司,选定了实力雄厚、设备先进、技术队伍专业,并多次承担我县土地勘测任务的江西核工业测绘院承担此次地块航拍工作。四是依法规范操作。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办事,坚持以第二轮土地承包为基础,不打乱重分,切实做到了“一确定”(即确定好一个由村组干部、老党员、老干部及德高望重的人员参加的3-5人组成的村小组级确权工作组,具体负责确权登记工作)、“二不漏”(即在调查登记工作过程中,做到“田不漏户、户不漏田”,将每块田和每一户相对应)、“三不许”(即不许未确立确权模式就进行登记,不许未经三分之二的农民群众同意的方案就进行登记,不许未经农民签字的就进行登记),确保了农民土地承包稳定性,保护了农民合法权益。

  我县以土地确权为契机,着力做好土地流转工作,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目前,全县农田面积约34万亩,已流转土地14.1万亩。培育和发展新型经营主体731家,其中农民合作社173家,家庭农场108家,种养大户450家。下一步,我县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学会借力,充分利用社会资本,推动土地流转工作。一是把握方向,土地流转向农业企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流转,大力培养和发展更多的新型经营主体。二是用好政策,整合农口资金,集中精力抓好现代农业示范产业园建设,发挥好示范引导作用,做一个成一个,做一个像一个,着力解决好80%农村年轻劳力外出务工缺劳力的问题。三是完善体系,为农村土地流转做好服务。一方面,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县、乡、村三级建立土地流转服务机构,县级层面建立了“二中心一委员会”;乡(镇、场)建立了土地流转交易所;村级建立土地流转服务站。另一方面,建立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利用平台,定期发布土地流转信息,为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优质服务。

  鹰潭电视台记者:请问龙虎山景区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地、世界地质公园,请问如何利用这些品牌优势,采取哪些营销措施把龙虎山景区打造成国内一流旅游目的地?

  答: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把龙虎山打造成国内一流旅游目的地的目标,不断创新营销模式,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营销成效显著。2014年1—8月份龙虎山景区接待游客660.82万人次,同比增长49%;旅游直接收入2.61亿元,同比增长50%,增长比率居全省景区前列。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营销措施:

  一是突出品牌形象宣传。2013年以来,景区共投入3000多万元在央视、省级卫视和其它强势媒体上进行品牌形象宣传;邀请央视多个频道来景区拍摄专题23部,多部电影、电视剧在景区取景拍摄;委托专业广告公司,在龙虎山核心市场进行营销捆绑打包投放,使龙虎山知名度显著提升。

  二是狠抓渠道建设管理。积极转变营销策略,与全国1000余家客源地组团社建立了合作关系,与218家重点旅行社签订了代理关系;在600公里范围内的地级以上城市成功开通了78条龙虎山散客直通车产品,共计开行发班1000多班次;开行龙虎山景区旅游专列16趟,成为江西省内在一个城市开行专列最多的景区。

  三是实施大活动带动战略。我们景区按照月月有活动、季季都精彩的要求,组织开展了系列旅游主题和体育赛事活动,成功举办了9届龙虎山国际帐篷节(今年的10月17号将举办第十届),吸引了近7万驴友来到龙虎山;举办了龙虎山半程国际马拉松大赛、环鄱阳湖自行车赛、龙虎山自驾游高峰论坛、龙虎山国际溪流钓等主题活动。今年11月底国际道教论坛将在我市举办,本次论坛开幕式地点就在龙虎山景区,这对景区来说,又将是一次深入挖掘道教文化精髓、全面展示龙虎山形象、提升旅游品牌影响的绝好机会。

  四是率先实施了智慧营销。网络无国界,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可快速提升品牌影响力。我们在全省第一个实行了景区WIFI全覆盖,率先实现了手机导游,微信、微博预定、支付功能,微博粉丝突破30万大关,微信关注量在一年内将破百万。积极创新利用龙虎山官方微博、微信进行营销,在巩固与新浪、搜狐、凤凰网等传统门户网站合作的同时,积极与携程、同程、驴妈妈等30余家OTA网站合作营销,通过线上实现客源招揽,2014年我们就通过网络策划了“微传福”、“一元游龙虎山”等事件营销,均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仅“一元游龙虎山”活动就实现线上客源招徕1.2万人。

  江南都市报记者:由原来已经参加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改办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为什么要补交钱?

  答:我们的失地农民原来采取的是全市统一的,按照参保当年的缴费基数,一次性缴费15年的办法参保。并且参保时已经达到退休年龄的失地农民,年龄每超过退休年龄1周岁,缴费年限还可以减少1年,最少的只要缴纳5年的保费。今年6月,为提高失地农民的保障水平,省政府发文要求全省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向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过渡,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不是固定的,是每年上调的,并且缴费总年限不得少于15年。在这种情况下,原来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要改办成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就涉及到要补交钱。一是一次性缴费15年的年轻人需要按城镇职工每年不同的缴费基数,逐年补齐保费差额(根据原缴费金额和出生年月,初次补缴在48-2018元之间);二是已经在领养老金的,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老年人需要一次性补齐15年保费(统一补齐到22032元),补齐后养老金将从原先的一个月4、500块钱调整到8、900块钱,几乎翻了一倍。

  高新区失地农民改办、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工作从7月底就已经开展,两个月来共有两千四五百失地农民新参保,两千八九百失地农民补缴保费改办参保,参保总数已达七千四五百人,工作进展在全市排名第一。在这里,请目前仍然没参保的失地农民,一定要在规定时间内,也就是从即日起到12月底前来办理参保,逾期全市不再办理。请原来已经参保,需要补缴保费的失地农民也要及时前来补缴保费,进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享受城镇职工同等待遇。

  今视网记者:信江新区因开发建设,鹰潭市第五中学和流洪小学先后被整体拆除,严重影响了百姓子女就学问题,请问现在被拆迁学校重建工作进展怎样了?

  信江新区目前共有农村中小学7所,中学2所,小学5所。在校学生2000余人,在职教师170人。因市一中建设和路网项目建设需要,鹰潭市第五中学和流洪小学先后整体拆除。

  为推动信江新区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解决辖区群众子女就学问题,信江新区从两个方面加强学校重建工作。

     第一、着力抓好新校舍的重建工作。目前正在兴建两所学校,一是恒大九年一贯制学校。该校总投资约3000万元,用地面积约27063m2,建筑面积16130.6m2,规划在校生规模2400人,48个教学班。目前,正在主体工程建设,预计2015年秋季投入使用。该校建成后,鹰潭市第五中学和流洪小学师生将率先搬入,切实解决目前“寄人篱下”现状。二是鹰潭市第五中学重建。今年以来,我区把新五中重建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鹰潭市第五中学筹建工程建设项目部启动重建工作。目前,市五中建设项目申请立项已经获得了市发改委的批准,该校选址规划区核心地段,占地总面积约72.7亩(48467m2),建筑总面积约25428m2,办学规模为42个班,学生容量2100余人,总投资约6000万元,全部由政府投入。9月11日,完成了设计招标工作,正在进行设计方案评审。预计2016年6月交付使用。以上两所学校,我们将充分考虑今后城市发展的需要,高标准设计,高规格配置。将重建的两所学校打造成高规格、高标准、功能齐全、设施设备一流学校。

     第二、狠抓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管理。按照“科教兴区、人才强区”的理念,我区制定了义务教育三年工作规划,主要目标是“三年在全市乡镇学校中站前列、争一流,五年在全市城区学校保中游、争上游”。为此,我们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强化管理措施。一是推行中小学校长竞聘上岗机制。今年暑假进行了中小学校长竞聘上岗。二是实行教师岗位聘任机制。选拔培养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促进教师质量和教学能力整体提升。三是健全教学质量奖励制度。建立完善学校考核和教师队伍考核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四是实行小学六年级初中直管模式。针对初中与小学教师资源不均衡的现象,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加大教师轮岗交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通过硬件变化与软件措施的同步实施,打造信江新区的教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