鐧诲綍  娉ㄥ唽   鹰潭久久倾力打造最好的鹰潭房产网、鹰潭人才网、鹰潭招聘网!

余江一小实施素质教育纪实

发布时间:2009-12-22 10:24:36   作者:鹰潭久久信息  来源:赣东都市  浏览:   【】【】【
    

◎核心导读


      实施素质教育既是全民所需,又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方法。近年来,余江一小坚持“质量立校、民主办校、科研兴校、依法治校、发展强校”的办学思路,提出“以人为本,全面育人,突出个性,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从优化学校管理,深化教学改革,推进艺术教育入手,走内涵发展之路,探究了一条行之有效的实施素质教育的新方法,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并多次获得国家、省、市级奖励。


优化学校管理促和谐


      科学的管理机制是先进的教育生产力。余江一小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经过和谐的管理文化,凝聚师生的向心力,提升学校的管理品味。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立良好教师形象。如何造就一代新人,师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校始终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学校管理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常抓不懈。


      开学初,学校与每位教职工签定《师德师风责任状》。每次的教职工大会上均要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师德规范内容,使教师树立“献身教育为荣,辛勤育人为乐”的教师职业荣辱观;经过开展“做一名阳光教师”师德大议论,“争当人民满意教师”、“爱岗敬业演讲”等活动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树立良好师德形象。每年六一,学校都要表彰“十佳辅导员”、“优秀辅导员”、“优秀儿少工作者”,树立先进典型。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教师的文化生活,陶冶了教师的情操,而且营造了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让健康的文化占领校园这块阵地。


      如今,余江一小的教师讲奉献的多,谈索要的少;讲学习的多,谈玩乐的少。他们用博大的敬业精神谱写着太阳底下最崇高事业的壮丽篇章。


创新德育工作求实效


      为建立健全德育网络,学校建立了以校长为首的德育领导小组,强化了以班主任(辅导员)为主体的德育队伍,聘请了法治副校长,改革评价制度,努力构建了由学校、家庭和社区组成的一体化德育网络,广泛开展以爱国主义教育、人格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为主线的德育教育活动,形成了多方参与、齐抓共管的德育格局。


      改革评价制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科学、公正地评价和鼓励每一个孩子,学校自2000年便施行了评价制度的改革,将传统的“三好学生”评选制度改为“少年雏鹰争章”活动。多年来,该校少先队紧紧围绕雏鹰行动要求,扎实地开展雏鹰争章达标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就“雏鹰争章”全程来看,争章活动伴随着队员的全部少先队生活。在争章过程中,学校充分表现民主性,尽量让队员在宽松的环境中自主地“择章而争”。


      德育并非学校教育的专利,它应该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整合教育。学校在对学生实施德育的过程中经常能看到以下现象:孩子在学校很听话、乖巧,人人争当文明少年,人人争做优秀队员。一旦走出校园,走进家庭和社会便是自始自终,作业不做,垃圾乱丢,不听家长教导。这就是人们通常说的5+2=0的教育理论(五天学校教育加上两天家庭及社会教育等于零教育)。这些结果充分表明只有将科学的学校教育与正确的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和才华构建完整的德育网络。


      故而,学校在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同时,也重注与家庭勾通,成立了家长学校及家长委员会,选出了家长委员和家长代表,每学期落实“五个一”:举办一到两次家长家教培训班;召开一次家长委员会、全校家长会;组织开展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邀请家教专家报告团来校作一次家教讲座;每学期利用寒假或暑假开展一次体味教育活动,将学校雏鹰争章活动向家庭延伸,由家长担任孩子假期行为的监督员,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考评,根据孩子的实际表现授予相应的文明礼仪、读书或劳动等奖章。


      为整合社会资源,发挥社会德育功能,学校还利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有效策略,广泛开展德育社会实践活动。


立足校本教研显特色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走进学校,教师们碰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理解把握新课程的精神实质?如何把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在教学过程中?面对挑战,学校立足校本,针对校情,积极探究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教研新方法和新模式。


      几年来,学校在探究中前行,在实践中成长,把“想到的做出来”去践行,把“做了的说出来”去交流,多措并举落实校本教研。积极创建“书香校园”,尽力为教师提供优良的学习环境和方便条件,将“重学习,求发展”的目标贯串于每位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每学期,该校对教研组的工作从教研计划、活动实施、资料归档、获奖加分四个方面进行量化评估,其中活动实施占分比例最大。多年来,学校采用传统有效的做法,扎实地开展教研组的集体备课,要求各组教师互相学习,互相听课不少于16节。教师们互相听课,互相启迪,扬长避短,同行间便利地学到的是常态课的精髓,更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伴随着21世纪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教育技术一日千里,飞速发展,建设一支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园丁队伍更为重要和迫切。为推进教育信息化,学校以教师应用为中心,将装备视基础,管理为保证,培训作要害,先后投资近7万元给各个办公室配备电脑,建立校园局域网,装备教师电子备课室。


      深化课题研究,打造科研型教师队伍。近年来,学校以校本教研为依托,培养教师的课题研究意识,教师们以问题为中心,在实践中推进校本课题研究。学校要求各科组以教学实践中的个案为载体,经过对教学中“真问题,真困惑”的理性思考,围绕学校的总课题,确定近期中期的校本课题。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学校承担的4个国家级2个省级课题已经结题,今年,学校再次申报立项有3个省级1个市级课题。


      余江一小校本研究的朗朗清风,正暖暖地吹着。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西省校本教研先进学校”“江西省校本教育实验基地”。教学质量持续13年稳居全县第一。


推进艺术教育树品牌


      多年来,在“规范加特色”办学思想指导下,余江一小将“艺术教育创特色”作为教育整体改革的重要板块。自1996年创办以来,学校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模式,走出了“课堂艺术教学和课外艺术活动”相结合的新路子,形成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艺术特色,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合格+特长”的艺术人才。


      “课堂艺术教学”是艺术教育的主渠道。学校在坚持按标准开足开齐音、体、美等艺术课程的基础上,开设了舞蹈、声乐、器乐、书画四大类二十多个艺术教学班,成立了十多个校级艺术团队,聘任专职艺术教师任教,学生根据志愿选择科目参加学习。为规范课堂艺术教学,学校还制定了艺术教育管理考评制度;做到定时、定点、定员上课,有效地确保了课堂艺术教学的质量。


      课堂教学是学生吸取源泉、逐渐成长的过程,“课外艺术活动”就是孩子们展现自我、激发生命的舞台。为了使学生的艺术才华得到多层次、全方位的展现,学校每年都会利用重大节日举办全校性的艺术活动。此外,办公楼走廊上还开拓了“学生艺术作品长廊”,张贴学生书法、绘画、手工制作等优秀作品,营造了浓浓的校园艺术氛围。


      “树高千丈源于根”。余江一小艺术教育大张旗鼓,要害是有强大的师资力量。为了组建一流的师资队伍,学校连年面向全县教师及社会人士公开选拔了20余名年青的专职艺术教师,聘请了数十名校外知名艺术人士任教,为艺术教育奠定了扎实的根基。此外,学校不断加大资金投入,花费近百万元购置器械、安装音响、装备舞蹈房和演艺厅、配置多媒体、联接网络进教室等,为艺术教育提供了物质保证。


      丰富多彩的艺术教育有效地发展了孩子们的智能、个性与制造力,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孩子们在余江一小教育的沃土上茁壮成长,也为余江一小赢来了艺术教育的满园春色:先后有120余名学生参加国家级书画、音乐、舞蹈等竞赛获单项奖;有200余人获省级文艺竞赛单项奖;有500余人获市级文艺竞赛单项奖。获省文艺调演团体奖项达20余个;获市文艺调演及团体演出各级奖项达30余个;获县文艺调演各级奖项50余个,并有20多个节目获省、市、县创作一、二等奖。今年,该校选送的四个节目参加市艺术节,两个获一等奖,两个获二等奖。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如今的余江一小,正蓄势待发,振翅欲飞,奔向辉煌新百年,再谱素质教育新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