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鹰潭久久倾力打造最好的鹰潭房产网、鹰潭人才网、鹰潭招聘网!

[鹰潭]鹰潭如何对接“高铁时代”

发布时间:2015-01-26 13:02:37   作者:鹰潭久久信息  来源:鹰潭在线-鹰潭日报  浏览:   【】【】【

        去年12月开通运营的沪昆高铁,把鹰潭带入了“高铁时代”。高铁不仅大大拉近了沿线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更是触动了一个地区发展的新引擎,拉开了区域发展新一轮竞争的序幕,对谋划鹰潭未来发展战略提出了新的重大课题。

        一、高铁赋予鹰潭未来发展的惊喜 

        (一)区位交通优势更加凸显。鹰潭是“火车拉来的城市”。浙赣线、鹰厦线、皖赣线在此交汇, 320国道、206国道、沪昆高速和济广高速贯穿市区,相比周边城市,随着沪昆高铁的开通,鹰潭立体交通运输网络更趋完善,大大缩短了沿线城市时空距离,我们引以为豪的交通区位优势更加突出。鹰潭已成为辐射长三角、长株潭城市群及西南地区最为便捷的通道,更多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将拉动和促进鹰潭区域经济发展。

        (二)承接产业转移更有优势。高铁将进一步加快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向内陆转移进程。鹰潭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交通优势、产业基础和产业平台,更有利于参与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吸纳更多上海、浙江转移来的产业,成为江西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桥头堡”。因此,沪昆高铁顺利开通,带动鹰潭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优势明显。

        (三) 旅游商贸休养发展更趋强劲。龙虎山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独特的自然景观,深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生态环境备受青睐,不仅是鹰潭宝贵的旅游资源,也是鹰潭的一张名片,沪昆高铁开通后,其潜力将得到极大释放。而城市小,适宜人居的后发优势,以及“道家”养生的传承,也将极大地带动商贸、休闲、养生产业的大发展。

        (四)传统特色产业拓展更加有利。鹰潭眼镜等传统特色产业历史悠久,具有强大的生命力。6万人的眼镜销售大军活跃在全国各地,鹰潭国际眼镜城的建成,进一步提升了中童(国际)眼镜工业园的承载力。眼镜、雕刻、微型元件、食品糕点、农业产业等传统特色产业,借高铁东风,将焕发出无限生机。   

        二、高铁引发区域竞争压力与担忧

        (一)周边城市的比较优势,引发区域发展战略边缘化的担忧。鹰潭东边是上饶市,沪昆高铁、京福高铁在上饶成十字型交汇,东达浙江、上海,南通福建、厦门,北上北京,加上正在建设三清山机场,比我们更为便捷。西边是抚州市,向莆铁路开通结束了抚州无铁路的历史,可直达福建、厦门,更快融入海西经济区。加之上饶、抚州都是老牌城市,面积大、人口多、产业完整,吸附力强,无论国家战略布局,还是区域发展的重点,可能更多地选择在上饶、抚州,夹缝中的小鹰潭在区域战略上可能被“边缘化”。

        (二)区域竞争的激烈态势,带来人口经济总量矮小化的担忧。沪昆高铁进入江西后,途经上饶、鹰潭、抚州、南昌、新余、宜春、萍乡7市28个县(市、区),设11个车站。从经济发展上看,沿线城市同在一个平台、一个起点上,在与发达地区产业分工、产业聚集赛跑中,将形成更加激烈的竞争态势,如果不能牢牢把握自身特色和优势,错位发展、互补发展,就有可能出现“逆流”现象,一些生产要素和长大后的企业,借助方便快捷的高铁流向沿线其他城市或发达地区,辛辛苦苦养大的“孩子”却被大城市“抱走”。从人口发展上看,城市越大、人口越多,社会分工就更精细,经济就更加活跃。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每个城市都提出了“集聚人口、做大城市”的奋斗目标,上饶、抚州提出了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战略,随着上饶、抚州交通的日趋发达,城市吸附能力的不断增强,鹰潭集聚人口、做大城市的难度进一步加大,一不留神,极易使我市经济人口总量相比更加“矮小化”。

        (三)时空距离的缩短流动,滋生旅游业物流业通道化的担忧。高铁缩短了时空距离,为加快发展旅游业、物流业带来了商机,但竞争更加激烈。沪昆高铁沿线风景名胜区较多,每个城市几乎都有叫得响的品牌,如上饶的三清山、新余的仙女湖、萍乡的武功山、宜春的明月山等等,为争夺旅游市场、抢占制高点,各地均把旅游作为支柱产业进行培育,加大市场营销,挖掘潜在客源,竞争异常激烈,如果游客到鹰潭来旅游,感到玩不尽心、乐不尽兴,转身即可乘高铁远去。高铁是一把“双刃剑”,旅游、物流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此地留不住,就会被带走,充其量是个快捷的“通道”。

        思考与建议   

        毋庸置疑,呼啸而来的高铁,对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和变革。考验“高铁后”鹰潭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与规划。如何扬优成势、趋利避害、加快发展?市工商联建议未来十年,重点围绕“特、优、精、活”四个字,把鹰潭建成独具产业特色的“铜都”,做优旅游休闲养生的“道都”,做精秀美宜居的“后花园”,做活商贸一体的“物流城”,形成独具一帜的江南名城。

        (一)建成独具产业特色的“铜都”。无“工”不发,铜是鹰潭工业的名片、品牌和优势,拥有“中国铜产业基地”、“中国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铜)示范基地”之称。目前,上海期货交易所已同意我市设立铜期货交割仓库。“高铁时代”的到来,我们一定要牢牢把握鹰潭铜工业这个产业“龙头”,把优势转变为强势,占领制高点,打造铜工业重镇,带动培育水工、节能照明电器、机械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大健康、文化创意等产业的发展,建成真正意义的“世界铜都”。

        (二)做优旅游休闲养生的“道都”。鹰潭有着得天独厚、与众不同的旅游资源,特别是良好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受到海内外游客青睐。高铁的开通运营,我市旅游资源的潜力将会得到更充分的释放,旅游市场也将迎来新一轮的激烈竞争。高铁缩短了时空距离,但也增加了游客的机动性和选择性,对旅游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旅游产品要更加丰富,旅游服务要更加周全。要充分发掘道家养生资源,迎合更多休闲养生人群,把鹰潭打造成养生休闲的旅游重镇,乃至于成为养老的首选地。

        (三)做精秀美宜居的“后花园”。鹰潭虽然小,但交通畅通、生活休闲,更宜人居。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小的优势,按照既定“全域鹰潭”发展理念,完善主城区、县城、中心集镇、中心村“四位一体”发展构架。按照“1+3+10”城镇化发展模式,控制人口规模,科学规划,高标准建设,优先发展教育、医疗卫生,凭借高铁来去快捷,把鹰潭建设成高铁沿线上更宜人居的重镇,一个长三角经济区的精品“后花园”,让人们踏上这片土地就感觉到一种江南名城特有的魅力,感受到现代“铜都”的厚实,感悟到千年“道都”的养生之道,目睹“雕刻之乡”的鬼斧神工,把一个不大,却秀美、宜居、和谐的精品城市展示在人们面前,让人流连忘返。

        (四)做活商贸一体的“物流城”。现代商贸物流业是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的重要窗口,是应对危机、扩大内需促增长的战略任务,是我市经济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我们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现代商贸物流的发展规律,重点建设好鹰潭传统商业中心和新兴商业中心“两个层面”,突出“贸易商业、时尚商业、现代商务、休闲娱乐、生活服务”五大功能,牢牢吸引住“商务、游客、居民”三大群体,积极推进鹰潭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借助高铁建成现代商贸物流重镇,再现鹰潭“小镇”辉煌。

        高铁对鹰潭发展是机遇、是挑战、更是考验。我们一定要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积极谋划应对,完善政策措施,优化美化环境,让鹰潭这座“铁路带来”的城市,在“高铁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为建设富裕、秀美、宜居、和谐鹰潭而努力奋斗!

        (市工商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