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为了人民健康
王长胜 记者 吴 郡
对“公共卫生”这一概念,前些年许多人还比较生疏。可是2003年“非典”疫情发生之后,人们对“公共卫生”的认识及关注程度突然提高,从上至下形成共识:关注“公共卫生”,就是关注生命与健康。
也就是在2003年,市疾病防范控制中心成立了,其重要职责是负责全市各种疾病的防范、控制、宣传教育、技术指导工作,并对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监测、报告、控制等。从此,疾控部门倍受市民们的关注。
市疾控中心成立四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经过不懈努力,硬件设施得到改善,综合防病能力明显增强,干部职工精神面貌面目一新,各种重点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得到有效的防止,实现了疾控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筹集资金建一流卫生检测中心
2005年入夏以来,龙虎山景区内陆续发生甲肝病例,首例病人6月9日发病,疫情发生后,市委、市政府和市卫生局领导高度重视,市疾控中心疫情处理机动队多次派出专业人员进行疫情处理工作。经过采取隔离病人、改善村庄环境卫生、饮水消毒、对村民进行甲肝防治知识宣传、对所有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对紧密接触者进行丙球接种、对其它易感人群进行甲肝疫苗接种等综合措施后,10月底疫情基本稳定,无新病例发生。市疾控中心主任汪仕文说,每一次面对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我们都深感责任重大,像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要做好疾病防范、控制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让群众放心,这绝非易事。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该中心把硬件设施建设摆在首位,经过项目贷款、争取上面补助等多种渠道,设法筹集资金几百万元,建成了在全省范围内属于高水平的卫生检测中心。
位于梅园大道的市疾控中心大楼,经过改扩建后,建筑面积扩大到4697平方米,其中实验室面积就增加到1500平方米,公共卫生检验条件今是昨非。增加了以P2实验室为主的微生物实验室及理化实验室,新实验室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内设艾滋病初筛中心实验室,血清流行病学与肠道传染病实验室,食源性病原菌分离与鉴定实验室,霉菌分离与鉴定实验室,地方病、寄生虫病和消毒杀虫实验室,食品、化妆品、水质、涉水产品等健康相关产品实验室及化学毒物检测等实验室,可定量检测300余项微生物和理化项目。
2003至2004年,该中心积极争取了320万元人民币的日元贷款公共卫生项目、50万元人民币的中央财政补助中西部地区疾控机构实验室设备项目和17万元人民币的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项目。三个项目为市疾控中心提供了价值近400万元人民币的设备。此举极大地改善了疾控中心的设备状况,全面加强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了疫情快速精确报告能力,做到了快检测、快报告,为全市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服务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新建的实验室里,记者看到一台台全新的设备和勤恳工作、专注实验的卫生防疫人员,心中油然而生一种敬畏感和踏实感。
多管齐下防治重点传染病
设在市疾控中心一楼的咨询室,值班人员在播放录像,原来他是在对前来咨询的人进行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值班人员告诉记者,近两年已为1100余人释疑解难。像这样的艾滋病免费自愿咨询检测室,我市已建立了多个。
艾滋病是全世界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我市于2002年发现了首例艾滋病感染者。据了解,目前我市艾滋病防治形势不容乐观,艾滋病防治工作正处于要害时期。中心积极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该中心除了加强对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外,还在重点场所和部门部署了2个国家级和2个省级共4个艾滋病监测哨点。建立了全市唯一的艾滋病病毒抗体初筛中心实验室,开展了重点环节、重点人群和重点地区的艾滋病疫情监测,仅2005年就组织并参与了对250名性病就诊者、54名吸毒人员、380名长途卡车司机、1840名已往有偿供血(浆)人员以及公安监管场所被监管人员373名开展了艾滋病病毒筛查检测,一般人群检测了21523人。同时,成立了高危人群干预工作队,干预工作遮盖了全市90%以上的娱乐场所,85%以上的人群受到了教育。
像艾滋病一样,重点传染病还有结核病、非典、禽流感、肠道传染病等。为做好重点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我市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完善了县、乡、村防治网络,建立了长效工作机制。该中心着力加强了结核病门诊部建设,门诊部设有候诊室、诊疗室、注射室、痰检室等,设置了肺结核病人专门通道,对肺结核病人的登记、报告、治疗和管理施行一条龙服务。为提高肺结核病人发现率、转诊率、治愈率,对每发现一例涂阳肺结核病人的医务人员,给以10元报病奖,对督导人员发放初治涂阳60元或复治涂阳80元的管理费。凡不需住院治疗的疑似或肺结核病人一概转至中心结防门诊治疗和管理,对转诊未到位的病人对其追踪,说服患者及时就诊。对涂阳病人,医务人员送药上门,看着他把药服下。对每个病人定期随访,把握服药及产生的副作用等情况,指导督促患者全程。为防止重蹈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覆辙,该中心不仅严格执行国家提供的结核病治疗优、减、免政策,还经常减免其他检察、治疗等相关费用。2005年6月,中心结防门诊部接诊了一位无经济来源的结核病患者,该患者痰涂片强阳性,伴有头晕、纳差、消瘦等体征,出现结核性胸膜炎等并发症,病情危急。该中心立即提请市结核病诊断小组进行会诊,制订出一套科学治疗方案,并免除了所有检察与治疗费用,每天安排结防医生善意唤醒及督促服药,直至痊愈。保证了每位患者都能得到及时、充分、有效的治疗。为全市2005年如期实现DOTS策略遮盖率100%,病人发现率>70%、涂阳病人治愈率>85%的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中期目标作出了重要贡献。
霍乱属于甲类传染病,发病快、病情重、病死率高。该中心成立了精干的疫情处理机动队,配备了防治药品、器械和防范用生物制品等,同时加强了对疫情的预警监测和水源的外环境检索。由于各项防治措施落实到位,全市已14年未发生霍乱疫情。
高水平疫苗接种筑起免疫屏障
为了给群众制造卫生、安全、舒适的接种环境,有效控制计免疫苗相关疾病,该中心狠抓了防范接种门诊部的改造,于2004年上半年,自筹资金5万元,对门诊部彻底进行了装修,改造后的门诊部设有候诊、咨询、收费、发药、办证、清创、注射、休息、抗体检测与疫苗冷藏等服务窗口,窗口均为低台面,医护人员与接种对象施行零距离交流,完善了安全注射、文明服务、防范接种、疫苗管理等规章制度,加强了接种人员技术培训与职业道德教育,全年365天无节假日为市民提供安全、优质、文明的接种和抗体检测等服务。记者经过采访和实地察看,感觉“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在该中心防范接种门诊部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该中心紧紧抓住中心环节不放松,始终维持高水平的疫苗接种率,筑起了有效的免疫屏障。全市计划免疫疫苗的接种率逐年上升。2005年免疫接种率调查结果显示,全市儿童《防范接种证》建证率98.9%,接种建卡率99.5%,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的接种率均达到高水平;儿童乙肝疫苗自2004年2月纳入计划免疫以来,接种率达到98.4%,首针及时率96.0%。
与此同时,该中心还积极做好麻疹病例与AFP(急性驰缓性麻痹病例)的个案调查、采样、送样、检测、随访及紧密接触者的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及时、有效地处理爆发疫情,为免疫规划和疫苗的应急接种提供科学依据。在做好日常计划免疫工作的同时,该中心重点抓了特别人群的防范接种工作,如利益院儿童、流动儿童、留守儿童等。仅2005年,就对2187名未规范接种疫苗的儿童补种6000余针次,维护了每位儿童的健康权益。
据了解,我市已持续12年未发生脊髓灰质炎病例,其它计划免疫苗相关疾病呈逐年下降趋势。2005年,白喉和新生儿破伤风无发病,儿童乙肝、麻疹和百日咳等计免相关疾病均控制在较低水平。
全方位施行疫情网络直报
加强传染病疫情的报告是防止和控制传染病的重要环节。2003年以前,疫情报告以文字报表的方式逐级上报,这种方式的报告既不精确,速度又慢,对发现疫情、控制疫情起不到很好的作用。该中心充分认识到疫情报告的重要性,按上级规定,从2004年开始全方位施行疫情网络直报。记者看到,该中心各科室均配置了先进的IBM工作站,主要科室配置了笔记本电脑,疫情信息中心配置了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设备。疫情报告施行24小时值班,如今只要电脑鼠标一点,就看到全市的传染病发病情况。乡(镇)一报病例,卫生部门即刻就知道。中心领导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察看全市的传染病疫情情况。中心根据全市疫情报告进行认真的分析,制定疾病防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