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提高教育质量
编者按:教育作为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需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现代教育面临的新课题。在喜迎第24个教师节之际,教育行政部门特邀我市部分教育工作者和各界人士座谈,他们从各个层面道出了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心声。
教师心声
董细明(鹰潭二中):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教育者的基本职责,坚持教育公平是教育者的重要任务。我们本着对社会负责,对家长负责,对学生负责的办学宗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黄金权(余江教师进修学校):大力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造就一批师德高贵、师能高超的名师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之计,也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害所在。当前,在切实保证教师的待遇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前提下,要大力引导广大教师全面精确地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的基本要求,规范职业行为,提高师德素养,促进专业成长,努力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上官兵(鹰潭应用工程学校):职业教育亦称就业教育、平民教育。目的是培养更多合格的、把握一技之长的高素质劳动者。要办好职业教育,我认为,政府要继续加大扶持力度,在生源组织、基地建设、师资培训、就业准入、资金扶持等方面给以支持,在全社会形成职业教育大有可为的良好风尚;各级各类职业学校要围绕强化学生实践能力,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经过模块式教学、定单式培养,致力实现“招得进、教得好、推得出”的良性循环;职校教师要耐得住寂寞,顶得住招生难、教学难的双重压力,更要有过硬的实践本事。
舒红群(鹰潭职业技术学院):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呢?我认为,一要充分调动学校、政府、企业的积极性,努力探究政府、企业、学校三方“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的办学新模式、新体制。二要依托鹰潭区域产业发展,在政府主导下,学院创办铜加工、眼视光技术、旅游管理、物流管理专业,适应地方经济发展,为推进“四大一新”发展战略服务。三要院企合作,使高校成为政府和企业的人才培养基地、企业研发基地。搭建学校、企业资源共享平台,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张长荣(鹰潭市育才学校):党和政府重视民办教育发展,民办学校要积极为政府分忧,自立自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贾琳琳(鹰潭市第三幼儿园):学前教育要坚持保教结合的原则,注重幼儿兴趣的培养,重视幼儿智力的开发,努力营造内涵丰富、适合幼儿健康成长的校园环境,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黄福康(鹰潭一中):鹰潭一中肩负着市委、市政府的重托,肩负着百万鹰潭人民的期盼,一中人决心和衷共济,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勇于制造,努力把学校打造成“国内一流的质量名校和文化名校”,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办人民骄傲的教育作出贡献。
葛伏春(贵溪市河潭中心小学):不断优化农村教育资源,努力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
吴雅(鹰潭五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优化服务、开拓进取、提高质量”,架起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及社会教育的桥梁,使学校成为“知识的园地、展现的舞台、交流的窗口、感情的纽带”。就是要学生、家长、教师和谐统一,把学校办成学生的乐园、教师的家园。
米永利(贵溪奥科现代外语学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害是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让教师真正关爱学生健康成长。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坚强的意志,使广大学生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受益自己,服务他人,回报社会。
梁滨生(鹰潭市田家炳中学):教育关乎民生和社会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人民群众的期盼和福祉所在。鹰潭市田家炳中学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以对学生今后发展负责的态度和“引导人、提升人、发展人”的教育理念,尽一切力量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和服务,千方百计创建“一流的学风、一流的教风、一流的校风”,又好又快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真正为学生的未来打下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基础,努力把学校办成“学生进得来、留得住、能成才”、政府放心、人民满意的现代化学校。
刘更生(余江一小):为我们教育的直接消费者——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付建平(市教研室):发展创新教育,就是要促进每个学生在共同成长的基础上,注重培养个性发展。
各界期望
周天柱(市政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一是要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努力帮助解决教师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二是要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要使教师知识和能力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适应。三是各级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关心支持教育事业,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周谷昌(团市委):闻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为此,我们的教育应该始终把提升人的全面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终极目标。在素质教育中,学校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应有积极作为,要充分发挥其思想育人、实践育人、组织育人、典型育人的优良传统,引导青少年树理想、学知识、长才能、强素质,全面发展,成长成才。
危世安(市委政研室):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市环城东路环境整治责任单位与市五小联合在学生中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教育,是探究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模式的有益尝试,值得提倡。
梁东华(民建鹰潭市委):城市经济发展,工业是支柱,而产业工人是主力军,我们要倾注更多关怀和爱心。学校要积极为产业工人的子女就读打开方便之门,教育部门要把学生参保等相关惠民政策落到实处,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赵宏标(中国石化鹰潭分公司):家长们希望学校要清正办学,严正教风。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间四十五分钟,切实提高课堂教育效果,让学生听懂、吃透、消化,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花钱吃“小灶”的现象发生。
刘颖蕾(市邮政局):学校应注重加强与家长的勾通,特别是与留守学生家长的勾通,勾通次数适当增加,勾通的形式应多样化;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活动应尽量扩大参与面,而不是局限某些学生;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促进教师精神状态的改观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金建平(融都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外企职员,希望当地政府出台安商惠商政策,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敞开方便之门。为推进地方经济和外资企业共同发展,希望在政府引导下,加强政企合作,搭建学校、企业资源共享平台,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等教育服务,使学校成为企业的培训基地,使企业成为学校的实习基地。
王家茂(市委党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害在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要做好教师队伍的稳定、吸引、培养和提高工作,高度重视骨干教师队伍的培养、选拔和作用的发挥。二是要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教师能力素质建设的首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以师德师风建设,引领学生形成良好道德习惯。
朱来清(龙虎山景区管委会):教育是人类最崇高的事业,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如同红烛一般,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用自己的付出换来学生的成长。高贵的师德是教书育人的根本。一个具有高贵师德的教师,他一定会是学生爱戴、家长信赖的教师,一定会是一个让社会满意的教师。
李燕萍(华侨饭店):学前教育要注重为幼儿创设一个安全、舒适、快乐的学习环境。幼儿教师要用自己的爱心、耐心和认真去面对每一位幼儿,在教育过程中始终坚持一切为了孩子的原则,注重与家庭、社会的互动,努力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